• 阿昌族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民族文学

National Literature
阿昌山寨

【阿露窝罗节 文学专栏】芒市边疆过节记(散文)

作者:曹先强     来源:阿昌风情微信公众号     2023年06月01日 23:06     点击:283次

阿昌族是中国五十六个兄弟民族祖国大家庭中密不可分的一员。是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是全国二十八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云南省八个重点扶持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民族。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全国总人口数有43775人,主要分布于滇西德宏州梁河、陇川和芒市、瑞丽、盈江等县市,部分分布在保山市腾冲市、龙陵县和大理州云龙县。由于阿昌族呈小聚居、大分散的居住状况,长期以来,和各民族和睦相处,相互交流交往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居住地域不同特色、丰富多彩、多元一体的文化现象,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历史与文化。

千百年来,阿昌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西南边疆。为祖国边陲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我们作为阿昌族子孙要铭记住祖先“遮帕麻和遮米麻”开天辟地的历史传说,传承先辈“早概”拓疆建业、建立联盟部落的开拓创新精神,弘扬先烈抗英英雄爱国忠臣“左孝臣”的爱国主义精神。继续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制造出更多极负盛名的“创世史诗”,“水稻之王”,“户撒刀”一样的辉煌,谱写出更加壮丽的民族工作的新篇章。无论你在哪里,山相连,水同源,人同族,民同俗,与各民族人民长期相濡以沫,唇齿相依,携手共创了丰富多彩的阿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皆为之弘扬传承的发展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阿露窝罗节”,由流行于梁河、潞西、腾冲、龙陵、云龙等阿昌族地区的“窝罗节”和流行于陇川县的户撒、腊撒地区的“阿露节”合并而来。现已发展成为集阿昌族同胞欢度节日、庆祝丰收、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商贸活动为一体的国家承认的阿昌族法定的民族节日。    阿昌族过阿露窝罗节,要“蹬窝罗”,阿昌语叫“窝罗蹬嘎”,要跳“阿露”。窝罗舞蹈起源,原始古朴,动作神秘奇特。它模仿古老神奇动物和飞禽走兽的一些动作,模仿一些大自然的壮观景象,真实描摹展现人们劳动的场景和情形。因此,窝罗舞蹈,具有“日头打伞”、“月亮戴帽”、“双龙行路”、“金龙转身”、“弩弓射日”、“男耕女织”、“传烟织布”、“割谷递箭”、“猛虎下山苦竹盘根”、“的的吊鸟不走叉叉路”等古老舞谱,有相对规范的舞蹈语汇,和相对固定的动作。民间老者仍然以“巴套昆”“巴松昆”古老曲调,传承蹬这些老式的古窝罗舞蹈。现在现代生活方式与认知改变,创编了许多新动作与新名词,希望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保护与创新阿昌族民族传统文化中,在改变与创新发展中前进。

阿昌族传统节日从1983年开始,在阿昌族地区恢复过节已是40周年纪念年,也是1993年被德宏州人大常委会批准确定“阿露窝罗节”,为国家法定的阿昌族的民族传统节日30周年纪念年了。

阿昌族同胞一年一度能够欢欣鼓舞,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这是党的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得以全面贯彻落实的体现,是民族同胞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组织好民族传统节日,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推进区域协作,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发展繁荣民族经济。我们大家要在各级党委与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加快民族的科学发展,加速民族的团结进步,加快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美乡村建设的进程,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为阿昌民族的美好明天,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大祖国的团结富强的强国梦做出贡献。

有一天, 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暨昆明阿昌族阿露窝罗节组委会,从省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在春光明媚的翠湖边,面对全省各地州市故乡发出给旅昆阿昌族同胞们的邀请函,认真讨论如何应邀前往各地参与故乡本族节日欢庆活动与分享节日喜悦,交流学习节日传统文化,当下成了研究会一项重要工作。 当面对各州市县盛情邀请,看见一个个真挚期待。大家发愁了,时间密集,分身无术,公务在肩,都应邀前往故乡参加传统节日欢庆活动,几乎成了无法完成的任务。 遇见天下好事降临,大家就有好办法承受好时光。最终,还是大家群策群力,出主意,想办法,克服困难,有的发贺电,有的派员,明确规范,认真组织派专员互祝各兄弟民族节庆与故乡邀请。所派人员也及时请示所在单位部门主要领导获得批准,利用周末出差形式,利用请公休假方式,返回故乡,开心过节,快乐过节。

我就是这样与旅居外埠的大多数本族同胞一道获批准有幸又返回到生我们养我们长大的地方。像一片春天的叶子,像一只春光中的燕子,轻松快乐,汇入春风中欢歌起舞的洪流,在家乡盛邀下飞回故乡,投身故乡深情的怀抱,享受本民族节日母体文化的阳光沐浴与欢乐。

我沿着走出滇西故乡人生之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普通的周末的晚上,返回亲切温情的美丽故乡中缅边境小城芒市。从昆明飞往有孔雀之乡美誉的芒市,正好遇上芒市阿昌族节日。芒市地区阿昌族学会,在芒市风平镇龙昌移民村阿露窝罗广场,隆重举办芒市地区阿昌族阿露窝罗节,应东道主曹明东会长,曹先鹏秘书长等组委会热情邀请,我顺路在这里的凤尾竹下停留,应约参加欢乐的节庆活动,载歌载舞,芒市风平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参加阿昌族节日,一起欢歌起舞,享受节日快乐。在开幕式上,应邀我讲话,代表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全体会员,祝贺节日圆满成功,祝福阿昌族同胞们节日快乐。

这是一个春天的节日,我们沐浴春风漫步春光明媚的节日里,从春城昆明,来到美丽的边疆。阿露窝罗节欢庆活动,精心筹备中,各县市学会筹备工作亮点迭出。桩桩浓郁的民族文化赛事,场场撼动人心的歌舞,个个以节为媒的展示,内容丰富多彩,相当给力。

这一年,梁河县举行了首届全国阿昌族民歌山歌大赛、阿昌族舞狮大赛、民间文艺展演、梁河第一部原创阿昌族舞剧《遮帕麻和遮米麻》彩排初次登台首演,《梁河回龙茶》新书首发仪式,组织农业茶叶权威机构学术界专家及全国重要客商来宾参观梁河县平山乡古树茶林和大厂乡万亩生态茶园,举行回龙茶珍品与古茶树(一年新叶采收权)拍卖活动。我们应邀作为全国首届阿昌族山歌大赛的评委,代表评审委员会作了大赛现场点评。数千观众,兴致勃勃,观看了这次全国首届阿昌族山歌大赛。云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勋儒等省内外重要来宾,现场观看阿昌族山歌大赛,并和参赛歌手亲切交谈,与大赛评委们合影

上海《中华民族文化大系?阿昌族卷》责任编辑孟旭彦,应邀从上海飞来,来到西南边疆梁河县城遮岛,跟随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研究会祝贺成员一起,在梁河县阿昌族阿露窝罗广场(永和)参加首届全国阿昌族民歌山歌大赛,观看了阿昌族舞狮大赛,观看了阿昌族史诗改编的舞剧《遮帕麻和遮米麻》,参观了梁河回龙茶山古树茶林,参加了著名的回龙茶山采春茶祭茶祖活动。节间,还驱车到友邻盈江县继续采风田野考察,参观了傣族刀安仁故居,中国橡胶第一树,中缅边界线上洪蚌河口岸37号界碑,著名的马嘉理事件发源地,蛮允古镇等边陲历史文化。滇西中缅边疆过节,留下深刻记忆。

在昆明时候总遇有人问,今年三月十九、二十日,你给去芒市,给下梁河过节。之前,因忙于参加在昆明召开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开会,过节,前往云南省烟草专卖局交流,与省烟草集团高层共同研讨深度扶贫阿昌族,提升阿昌族文化软实力,打好“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精准扶贫阿昌族脱贫致富攻坚战,生产生活工作安排,很是紧密。 光阴似箭,日月如水,匆匆的奔忙,阿昌族一年一度隆重盛大民族传统节日,踏歌而来,相约登场。三月二十五日,当天参加完芒市地区在龙昌村文化广场的阿露窝罗节欢庆活动,便跟随德宏州人大常委会巡视员、州老体协主席赵家培,从芒市转场梁河县城遮岛,当晚驱车到达,开启在中国西南中缅边境阿昌族地区梁河县参加梁河县阿昌族最重要的一次民族节庆活动。

梁河县是德宏州北大门, 是南方丝绸之路古道上的重要农业生态县。有著名的葫芦丝文化、土司文化、阿昌族文化,是我国阿昌族主要聚居区之一,全国40%的阿昌族,全国三个阿昌族乡中的曩宋九保两个阿昌族民族乡分布在梁河县,一万五千多阿昌族同胞,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阿露窝罗节欢庆活动期间,精心筹备,举行了首届全国阿昌族民歌山歌大赛、阿昌族舞狮大赛、民间文艺展演、梁河第一部原创阿昌族舞剧《遮帕麻和遮米麻》首演、《梁河回龙茶》新书发行仪式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这一年过节以回龙茶为介质的经贸合作,阿昌族阿露窝罗节暨回龙茶文化节,以巨大的吸引力,吸引神州大地,诚邀八方宾客,在祖国西南边疆美丽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阿昌族阿露窝罗文化广场,隆重盛装展开,铺陈到村村寨寨,山山凹凹,凸显了民族传统节日强大的文化感召力量。

近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全省各县市阿昌族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孕育出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开创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光辉业绩,为全省发展作出了贡献。我在滇西中缅边疆,游历青山绿水,倘佯民族欢悦节庆,深感深爱着的故乡,越来越好。一年一度的传统民族节日,已经落下大幕,各地区阿昌族民众,又依依惜别,赶紧投身农业生产,抓节令,促农耕,精准扶贫,乘着“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的大好契机,大干农业农村农民增收致富,大搞脱贫攻坚。 南方丝绸之路古道上,西南边陲之阿昌族阿露窝罗节多场活动已圆满落幕,明年我们又相约大盈江畔,莽古山下,户撒河边,边城芒市,汇聚边疆,蹬窝罗,跳阿露,欢度阿昌族传统佳节!

Copyright Reserved 2021 © 阿昌山寨 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15000563号 电话(TEL):18988236235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