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昌族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民族文学

National Literature
阿昌山寨

身世神秘的阿昌族

作者:孙家林     来源:阿昌山寨     2022年01月06日 19:01     点击:2696次

如果你从腾冲南下进入曩宋,或者是从芒市、盈江北上进入梁河县城、南甸街(九保街),在人头攒动的集市上,你会见到人海中穿插着头戴箭翎形黑色高帽,身穿彩色长裙的女人在买卖货物。如果你走近她们跟前,你会听到她们忽而说着一种听不懂的语言,忽而夹杂着与当地汉语毫无二至的方音在讨价还价。如果你要端祥她们,你会见到她们一尺多高的黑色高帽上,插着缀满各色绒花草饰的发簪,双耳坠着碗大的银环。桃红色或水绿色上衣的胸前挂满长短有序的银链银扣,领口围着一圈闪亮的银泡。背后的小褂也缀满各种银饰,双腕带着粗大的泡花银镯。下身穿着一袭由黑色为底,红色为主调的七彩长筒裙。长裙布满各种菱形或长戟图案,一直打齐足背。她们的后背还飘着一幅5寸多宽的黑色散须飘带,从高帽垂到臀部以至腿弯。除腰间系着的五色彩带而外,右侧髋部又有两条缀满繁花的长带垂到小腿。整个装束显得端庄富丽,高雅雍容。

如果你是远方来客初次见到,可能会认为,这是哪家剧团在排演宫庭大戏,是没有卸装的演员在体验生活。但只要稍加了解就会知道,原来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特殊族群,是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个成员——阿昌族,是阿昌族中的一个支系,是梁河这块土地上最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据了解,在现实生活中,阿昌族妇女的帽子是全国各民族中最高的,作为织锦,其长裙(刺绣和印花除外)是最繁富的。

梁河县的阿昌族有120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曩宋乡、九保乡、河西乡、勐养镇、芒东镇和小厂乡共48个寨子,人口最集中的是两个民族乡,即曩宋阿昌族乡和九保阿昌族乡。居住历史最古老的寨子是湾中(蒙迥)、勐科(蒙考)、弄丘、关璋(刮整),几乎所有阿昌族各姓氏的源头都与湾中最古老的们、曹二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阿昌族的姓氏有赵、曹、孙、李、张、王、马、郎(梁)、杨、尹、献(线)、周、寸、许、石、龙、何、邵等十几个汉姓,而最古老的姓氏是们(蒙、闷)、俸(丰)、曩(郎、朗、线)三姓。可以说,所有的汉姓阿昌族都是这三姓的传人,其中主要又是们姓的传人。在历史上由于梁河阿昌族不断地迁徙到龙江流域变成同族浪瓦支,到罗卜坝、勐养坝、盈江、陇川大量地演变为傣族和景颇族,所以到解放初的时候,梁河阿昌族的总人口只有4000多还不上5000人。

那么,来脉如此细弱的小民族,在远离中原的边塞夷地,为何会穿着这种奇异的装束,并保留着独特的语言呢?她们还有些什么独特的文化元素?她们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扮演过什么角色?她们的身上还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是朝夕相处或相交百年的寨邻也不知道的。下面,笔者就为你一一打开梁河阿昌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揭示她隐没千年的惊世历史。

一、创世大神的隆重祭礼——阿露窝罗节

因为有传承千年的创世史诗和故事《遮帕麻和遮米麻毛舍蒙舍》,形成了阿昌族以纪念始祖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阿露窝罗节”。由于过去梁河与陇川的节日名称和日期不同,1988年德宏州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决定,将两地的节日统一为“阿露窝罗节”,于每年公历3月20日开始,欢度两天。原来多以自然村、行政村为单位过节,后来过渡到以县为单位共同过节,将每年搭建神台改为永久性节日标志,有固定场所。这样的场地目前有永和、关璋、横路三个,下面,笔者就带你参加一场阿昌人欢度“阿露窝罗节”的激情活动。

进入阿昌人的节日场地,首先见到的是矗立中央的节日标志。在一个齐胸高、两米宽、两丈长的基座上,并排树立着两根水桶粗、8米高的圆柱。柱身各缠绕着一条上升的青龙,攀到柱顶在互相对望。两柱的中间则塑有两只后脚立地,臀部微蹲,右前脚抬起,长鼻顶着红珠子向上高举的白象。圆柱顶端横架着一张射向天空的巨大弓箭。其寓意是,弓箭像征遮帕麻射落假太阳;青龙象征迎接天降喜雨;白象是佛祖的坐骑,象征佛祖把吉祥幸福带给人间。

主场活动这天,节日标志基座上那两个可装一箩木香的大炉鼎早已青烟缭绕,旁边供着牛头、猪头、雄鸡和五谷。一位身着黑色长袍、头裹红布包头,腰系红腰带,一手持剑,一手摇着鹰尾大扇的老年祭司(活袍)在分段唱诵史诗。村民们有的给炉鼎添香,有的给神座献上鲜花绿叶,有的供上水果。整个场区已人头攒动,各族商贩正张罗生易,熙熙攘攘。

穿着盛装的各村阿昌人陆陆续续到来了。有9对狮子各领一支队伍,列队等待入场参拜神座。这时,祭师手捧雄鸡,面朝神座,念动咒语,把鸡冠血涂上青龙缠绕的柱子,预示创世大神之灵已经附在神标上,可以接受人们的参拜了。

锣鼓敲起来了,随着鞭炮齐鸣,号角长嘶,狂舞的狮子带着自己的队伍奔向神座。人们载歌载舞,围着神座绕行三圈,狮子向神座行三跪礼,各队依次进行。接着户撒的青龙队伍入场了,他们挥舞的一对青龙起伏蜿蜒,时而如在云中穿行,时而如在水中翻腾。龙头不时向神座致敬。最后入场的是白象队,只见那头装饰华丽的白象,憨态可掬,缓缓入场,整个入场节奏突然慢了下来。它时而挥动长鼻,频频向大家高扬致意,来到神座前点头鞠躬,显得宝相庄严,一片祥和。

全部入场后,狮、象、龙等还要一齐狂舞,一起娱神,之后,这些道具便全部围在神座四周摆放,表示这些威猛的神兽都依偎在创世大神面前,接受他的爱抚。人们则在锣鼓和音乐声中围着神座歌舞,大圈套小圈,如“日头打伞”般地蹬着窝罗舞,表达对祖先的感激和展示生活的美满。

那些头戴箭翎形高帽,身穿长裙的贵妇圈子,舞步舒缓而飘逸,面带微笑,显得高雅大气。那些头梳发簪,插满鲜花,身穿五彩长裙或短裙的少女圈子,舞姿欢快活泼,充满青春的活力。那些头戴圆形散须黑帽,腰扎裹肚或红带,脚打绑腿的男人圈子,则舞步沉稳、踏实,刚健有力,伴着阵阵呼喊,给人一种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感觉……各族朋友如果心动脚痒,可以选择自己的爱好插入不同的圈子,与他们共同起舞,他们会给你会心的微笑,欢迎你的加入。

这样的歌舞此伏彼起,不知不觉已度过一天的时光。

其实过节的活动在头天晚上就已开始,急于参加活动的人们,头天晚上就来在场区各个角落燃起了篝火。大家蹬了半夜窝罗舞以后,就以寨子为单位,邀约其他寨子的来客围着火塘对歌。一般是男女互对。成年人与成年人对,同忆过往的青春时光,共叙一段段友情。青年人与青年人对,对歌的内容则以谈情说爱,歌唱爱情为主;如果是陌生的客人愿意加入,你也会受到歌声的邀请。深情的歌唱往往通宵达旦,不知成就了多少恋人。

节日就要落幕,各村各寨的人们就要陆续回家。领头的狮子和青龙白象还要带队围着神座再跳三圈歌舞,向创世大神道别,期待并承诺明年再来参拜。

 

二、源远流长的火神崇拜——祭火节(昆明)

“火把节”是滇黔川桂四省区古昆明族群的后裔几千万人共同欢度的传统节日。从司马迁记录下来就有2100多年。作为古昆明人的后裔,阿昌族一直传承着这个节日。但是阿昌族的“火把节”,与白族传说中的“蒙舍诏火烧松明楼”毫无关系,与别的民族不明含义的“火把节”也有不少差异。阿昌族“火把节”的真正含义是“祭火节”,是延续了几千年的火神崇拜。大家知道的“昆明”一词,古时也写作“昆弥”,就是司马迁用我们阿昌语记载下来的,“昆”是“祭祀”,“弥”是“火”。

在阿昌族的观念中,火是黑暗夜空的太阳,是大地的精灵,是天上太阳在大地的化身。只有太阳的光明才使我们的眼睛看到了世界,只有太阳的温暖才使大地上的万物生长。但太阳落山后,只有火才能照亮黑夜;到了冬天,只有火才能给人驱散寒冷,才能给人做成香美的熟食……虽然它不象金木水土一样可以触摸,可以装入容器。但它有生命有形体。它的生命或因石头撞击而生,或因雨天雷电而生;它要依附干柴干草才能燃烧兴旺,它只有因柴草化为灰烬而熄灭,或因水淹土埋而死亡;它有灵魂,会在燃烧时形成烟雾飘上天空并在天上消逝……由于它的种种神奇和诸多恩德,所以在阿昌族的观念中十分神圣,成了最大的自然崇拜之神,每年都要祭拜它。由于崇拜火,阿昌族在古代实行的是火葬习俗。土葬是清代接受汉文化的结果。

阿昌族的“祭火节”在小暑节令后的农历六月二十四、五两日。届时不仅家家过节,连出嫁了的女子在三年内,年年都要备好礼物,同女婿约上姑娘小伙作伴,回娘家过节。大的寨子合伙宰牛,小的寨子或几户人家则合伙宰羊,共同祭火。

古人把“祭火节”定在六月二十四、五日,是非常有道理的。大家知道,一年之中,公历一月最冷,七月最热,也就是农历六月过了小暑节令后最热,而不是夏至白天最长的日子最热。最热的季节才是火神当令的季节。所以当然要在此节令祭拜。其次,要凸显火的光明,就要避开月明月圆之时,所以二十四、五是最完美的日子。还有一个理由,就是这段时间大地潮湿,不易发生火灾。可见,古人的考虑是十分周到的。

那么,阿昌人过“祭火节”与其他民族有何不同呢?现把湾中村过节的主要内容和议程介绍如下:

二十四日这天,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后,就要先扎一束人高的火把树在自家院心。女人则约起来 舂印花粑粑。过去还要准备凤鲜花、石灰、豆叶等,准备晚上包红指甲,现在已用指甲油了。男人们则到寨子的秋场共同扎制一抱粗大、一丈多高的火柱,上面缀上各色饰物。火柱分成十二台,象征一年12个月。

树火柱是节日开始的序幕。这时,火炮鸣响,人们在呼喊中树立大火柱,有的人在敲锣打鼓地热闹助兴,更多的人则在围观欢呼。

火柱树起后,人们便把供果、茶、酒、粑粑、香烛和纸钱等摆在柱子脚下,祭师则手提红公鸡,口诵祈祷词,杀鸡点红,将鸡血洒在火柱和纸钱上。

宰牛是最庄重的仪式。这时,待宰的黄牛牵来了。祭师要牵着黄牛围着火柱绕行三圈,边绕行边念吉言,表明全村祭祀的心意。之后才一齐把牛捆倒宰杀,鸣炮。再把牛血蘸来洒在火柱上。

大约中午时分,回家过节的女子或女婿们和外村的客人陆续到来了。他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背着印花粑粑和各种礼物进寨了。寨子的男女老少也蜂拥而上去迎接他们,并把他们带来的礼品供在火柱前,他们则给火柱插上一支香,待晚上一起点燃。接亲戚的场面也热闹异常。

牛肉等菜蔬做好后,要先抬一桌去祭献火神,由主祭人领着大家祭献后,人们才共同会餐。

天刚擦黑时,全村人一齐拢来了。在灯光的照耀下,大家先是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染红指甲。这时火柱前的祭品再次摆起。人们围在火柱四周,主持人向全体村民介绍祭火节的来历和意义。祭师再次念诵祈祷词,赞颂吉言,表述全村人对火神的感激之情。之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用长竿点燃火柱顶端。随着火柱的熊熊燃烧和鞭炮的鸣响,村民们则各持一束小火把,围着火柱载歌载舞,唱着火神颂歌,表演各种文艺节目,直至半夜。而各家家长则要在此分一束火种回去点燃自家的火把,还用小火把将房前屋后、旮旯拐角、鸡猪牛圈秋一秋,说要把蚊虫跳蚤的嘴秋歪,不咬六禽不叮人。这时全村户户光明家家红火。若有外村青年男女留下,村里人又会邀约起来,去跟客人对歌,一夜祥和。

到二十五日一早起来,家长首先要去看自家的火把余炭。如果弯得好,就预兆当年的稻谷饱壮丰收。若火炭抬头望天或谢完,则预兆收成不好。所以在选火把用竹时都会精心挑选。

接下来,各家又要砍来一丈多高的带梢小荆竹,编上一个小竹笆平吊在竹梢中间,到自家田头插好。竹笆里装上几堆米饭,几个切碎的水果,一点茶酒和菜肴。吊笆前面树上火把,摆上煮熟的整鸡和一块肉,这是祭献田公地母,求其保佑今年的庄稼收成好,没有各种灾害。他们燃着一束条香后咒念到:“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祭火节”,我家备好礼物献了火神,现在又来献田公地母了;请保佑我家粮食丰收,早谷打三千(箩),晚谷打八百,不要有害虫害物来践踏。我家的庄稼有神保佑,麻雀吃了会掉毛,老鼠吃了会脱皮,癞蛤蟆吃了我要拿它氽汤,蚂蚱吃了我要拿来舂姜……”回来家后又祭献家里供着的五谷大神——唔期傍缯。

共同宰牛的年头,则由全村共备一份礼,共选一份田块同祭即可,礼俗如私家一样。这些祭品就一直留在田里,让雀鸟来吃,或自然消逝。

之后大家一起吃了午饭,就要准备送瘟神了。农历六、七月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古人认为,疾病也是一种鬼神,叫瘟神,祭火节祭了天上的吉神、善神,也要给地上的瘟神吃些残汤剩水,所以也要送。送瘟神还要用竹片竹篾编一个周边围着茅草的大茅盘。打扫饭堂卫生后,将吃剩的骨头垃圾等装入茅盘中,再将火柱的灰烬也装进来,由村人一起抬送到村外较远的小河边,再焚一次钱纸后说道:“把摆子疟疾、瘟蝗湿气送下江河大海,送到外国去!”咒完就掀下河里。至此,祭火节的仪程才告结束。

 

三、别致的婚恋礼俗

在阿昌族的观念中,青年男女之间的交友恋爱是天经地义的,是光明正大的事情,勿需藏着拽着。所以,他们的交往是晚上在家里燃起火塘,对唱情歌。要有外村姑娘到寨,本村的小伙子就会约起来去对歌,反之亦然。所唱的内容,老人可听,少年可听,父母也可听。正是这样,阿昌人的情歌含蓄文雅,没有低俗的语言,更不会恶语伤人。如果要梳理其中的内容,从头到尾可分为十来个部分。

一是交友的渴望(或称序歌),二是邀约对歌,三是谦言与夸赞,四是人生情义的礼赞,五是结交为友并表达恋爱的向往,六是试探,七是会面,八是承诺,九是盟誓,十是辞别,十一送路等等。口才好的歌手,每个部分都可唱几十首上百首。

阿昌人过去多用本族语言唱情歌,唱“板套昆”、“板松昆”、“大阙(窝罗)”等。自150多年前引入了汉族的狮灯,尤其是解放后与汉族的深度交往,汉语水平迅速普及与提高,几乎与当地汉族无差。所以除用母语唱而外,用汉语所唱的情歌也别有一番风味。其旋律欢快和优美,完全用七言歌行体,所以,汉族朋友也很容易融入。

过去阿昌人有嚼烟的习惯,见面时有互相递烟的礼节。现在虽然只有少数老人还会嚼烟,但互相递烟这个习俗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就算不会嚼不会抽,也要带着烟盒,做交友之用。所以到会面阶段,客人要依次给来对歌的伙伴们一一敬烟。如果她(他)有意跟某人深交,就会最后给他(她)传烟,并拒收他还来的烟盒。如果当晚不便,也可到送路时再把烟盒留给他。远方客人如果愿与阿昌人交往,很快即可融入其中。

姑娘的烟盒留下后,小伙子回家就要用马骨精心磨制一支发簪,雕刻上精美花纹后,连带烟盒还给姑娘。姑娘又要缝一件自己亲手织的衣服换给小伙子。这个阶段:叫男女互换手艺,各自展示才情。深入交往到互托终身的程度,姑娘会把自己穿过的一件衣裳交给小伙子,以示死心踏地,忠贞不渝。

到这个程度,小伙子就可以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了。如果女方父母不喜欢,两人就可以约定一个日子,背着父母随小伙子私奔。三天以后小伙子再请媒人去通报女方父母,父母也只好认可这门亲事。

到了认亲这天,或者通常的订婚娶亲这天,女方寨子的小伙伴们会拦两道门。小伙子们拦一道,小姑娘伙伴们拦一道。小伙子拦门要问新郎的民族史、家族史。阿昌族汉姓多,就要讲清新郎家祖宗是在哪一辈与哪姓夷人(阿昌)成婚而变为夷人的。女伴则要考一考新郎的聪明才智,并要给新郎洒净水。为了增加喜庆气氛,姑娘们早把洒水风俗变成泼水了。新郎要给拦门的男女小伴们送上烟酒糖茶等见面礼后,才可挑着礼担、打着雨伞迎着姑娘们的水花登上走廊台阶。

新郎进了女方堂屋,在长辈们的见证下,要恭恭敬敬地先给女方祖宗堂行礼。女方父母要给新郎赐服。通常是一顶带须的黑色圆帽,一件阿昌传统衣服,一条漂亮的腰带裹肚,一对绣花的绑腿。由乡间名人代岳父母给新郎致祝词后穿起,新郎就正式成为岳父母的女婿了。若新郎是其他民族则从此就成了阿昌族的一员。

新娘哭嫁是阿昌族女子与亲人离别时最痛快的抒情。在出嫁这一天,凌晨即半夜后哭一场,天明前哭一场。哭诉的对象和内容,首先是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和以后不能常在膝前孝敬的歉疚。继而哭给婶娘和叔伯姑母,感谢他们教给自己很多做人的道理。接着哭给哥嫂姐弟,感谢他们宽容相待和十几年的手足之情。最后是哭给寨子的小伙伴们,感谢他们的尽心帮忙,倾诉十几年的深厚友情。母亲和婶娘姑母、姐妹小伴们也轮番哭送,除倾诉惜别之情外,还有再一次的教育和祝福。

阿昌女子的哭嫁不是嘶哑的呼喊或痛苦的悲鸣,他们运用的汉语象情歌一样,基本上也是七言歌行体。它不是生硬的直白,而是委婉深情的泣诉,旋律起伏舒缓。有的汉族老师认真听过后说,阿昌女人的哭嫁,真是哭比唱还好听,应该叫哭嫁歌。遗憾的是,随着交通的便捷,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短,天涯如在咫尺,出嫁的亲人离别之痛越来越淡,更多已变成欢声笑语。要想听到情真意切并有歌唱之美的哭嫁,你得有足够的缘份了。

从娘家出门时,新娘已穿上了华丽的长裙和满身银饰的新衣,但却不得戴上巍巍的高帽。到了新郎家院场站住,首先有两位夫妻双全,子女昌盛的妇女担任圆婚礼婆,她俩举着点燃的两束火把,围着新娘周身绕行三圈,接受夫家火神的护佑和祝福。再用筛盘托着七盏明灯,再绕三圈,祝他们夫妇齐心,并祝新娘明灯高照,让新的家庭前途光明。之后由新郎牵着新娘踏过刀斧横栏的屋门跨过门槛,表示从此以后,将与丈夫同跨刀山,共同面对一生的艰难险阻。接着围绕堂中熊熊燃烧的火塘,弯腰绕行三圈,表示参拜了夫家的火神。新郎牵着新娘进入新房,坐在新床上,新郎要给新娘喂糖,表示将给妻子带来一生的甜蜜生活;而新娘则要为新郎梳头,为新郎解领扣纽子,表示要为丈夫解开一切的焦虑和忧愁。接着,才由前面那两位福好命红的圆婚妇女为新娘打开发髻,带上箭翎形的高帽,披下那条垂到后臀的长飘带,再由新郎牵出门来拜堂。

这对新人的拜堂,首先并不是拜天地,而是首先拜一位特殊的大神——唔期傍缯。汉话叫做“我们的老姑太神”。因为这套新娘装束是这位老姑太给阿昌族新娘传下来的。每一位穿上这套装束的女子,都要永远铭记这位女神的恩德,没有拜过她的女子,穿这套服装是不礼貌的。

按照汉式的家堂,其位置有五福堂、灶君堂、祖宗堂。而阿昌族则有四堂,就是多出这位姑祖堂。此堂位置紧邻祖宗堂这边,通常摆着五谷作为它的附灵之物,有一株或几株结着双包的玉米等植物,一棚芋头一棚姜,一束饱满的稻穗等等。这时一对蒸熟的姊妹鸡整鸡和一应祭品均已摆在唔期傍缯灵前,新郎新娘在两位圆婚礼婆的指挥下庄重地在老姑太灵前跪下,满怀感激地给她叩了三个头,并跪着吃了交杯酒和米饭团,以示请老姑太鉴证他们从此成为恩爱夫妻。据说,在这位女神面前行过大礼的阿昌夫妇,从未听说过有离婚事件。

拜过唔期傍缯后,再拜天地、祖宗和父母,这场婚礼才算完成,而青年人贺新婚的歌舞,则接着开始……

 

四、颠覆你认知的神秘面纱正徐徐揭开——阿昌族才是真正的南诏国王室后裔

读者们可能已经发现,阿昌族的女装并不是一套适合农业劳动的平民穿着的服装,而俨然是一派贵族妇女的装束。但来脉细弱,散布在山边水尾,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阿昌族,为什么会穿着这样一身华贵的衣饰?人口如此之少的民族为何会保留着这样一部充满诡异的宏大史诗?这部史诗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历史之谜?他们的婚礼为什么要去祭拜一个史诗中没有出现过的女神唔期傍缯?他们与众不同的祭火节又包含着什么样的历史含义?他们的语言与哪些民族有亲缘关系?他们独有的“们、闷”姓氏蕴藏着什么样的历史信息?……笔者经过30多年的搜剔研究,既读马曜院长等人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徐嘉瑞的《大理古代文化史》、尤中的《云南民族史》、杨浚的《南诏与阿昌族文化》、耿德明的《哀牢与哀牢文化》、黄懿陆的《滇史散记》等著作以及书中提供的大量史料,尤其是经过大量的社会调查,运用语言学、民俗学、地名学、谱牒学等知识,对彝族、白族、傣(泰)族、景颇族、佤族、阿昌族等进行了认真的对比研究,终于发现,梁河阿昌族才是南诏国王室真正的嫡传后裔。

或许有人会说,关于南诏国的立国民族,傣族说是他们创立的,白族也说是他们创立的,现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基本共识也是彝族创立的。现在你却说是人口特少的阿昌族创立的,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令人哑然失笑吗?而笔者却要郑重地告诉你,如果你是一位真心想探究云南民族史,并有一定历史知识和逻辑思辨能力的读者,那么请听我一一解答,而且本来需要十几万字才能完成的考证专著,笔者准备只用几千字即让你一目了然。请看证据:

(一)几个重要古地名和古语词的唯一解释

要声称南诏国的立国民族,首先要能够回答南诏国的前身六诏诏名和《南诏德化碑》里的一些重要语词的准确含义,否则就没有资格声称是南诏国的主人。看那几个声称南诏国主人的民族,在我查证后发现,他们没有一个民族能够解读。只有古彝人(昆明人)重要成员的阿昌族才能合情合理地给予解答。请看如下解答:

1.蒙舍诏。“蒙”字并不读蒙古族的蒙,徐嘉瑞考证与“蒙和”无关。而要读汉语“meng”的第一声,是大地、地方的意思,“舍”读阴平调,是开辟、开创、缔造、织造的意思,“诏”读zao是王的意思,合成意就是:“开辟缔造这方大地的王”。《德化碑》说“王姓蒙”,就是以“大地为姓”,有《遮帕麻遮米麻毛舍蒙舍》与此互证。原范围指今巍山县中南部,南涧县中北部和弥渡县西北部至祥云一部。

2.蒙嶲诏:“嶲”读“髓”,后来有的史书写做“叟”。是因其族民普遍不用帽子拢头发,梁河支阿昌族称这支人群叫吾嶲,“蒙嶲诏”就是嶲人地方的王。梁河阿昌族至今还称他们为“吾嶲(髓)”。他们是蒙舍诏的亲族。此诏地望最大,包括今巍山北部,永平、漾濞、云龙、兰坪以至怒江以东的广大地区。也就是《华阳国志南中志》所载“大种曰昆,小种曰嶲”的“嶲”,他们的后人就是现在的载瓦,勒赤(茶山)、浪峨。

3.浪穹诏,“浪”读lang第一声,是河流或山谷。“穹”读“空”字阳平调,《云南各族古代史略》有注,不读“穷”。是门口的意思,浪穹即山谷河口的大门,合成意就是“山谷门口这个地方的王”。在今洱源县。过去一千多年来都叫“浪穹县”,1913年才改为洱源县。

4.施浪诏,“施”是林木,此诏就是“林木茂盛的山谷这一带的王”

5.邓赕诏。“邓”是大,“赕”是坝子平川之意,即大平川之王,例如“户撒坝”,阿昌语还叫“蒙索(舍)赕”。邓赕诏故地位于原来的邓川县。

越析诏是纳西族语言,这里不再解读。

对以上解读,傣族只解读了一个“蒙舍诏”,说“蒙”是地方,与阿昌族同。舍读se,是老虎,叫做“虎地诏”。其他的则一个也解不了,就是解读为“虎地”也不伦不类。要近意理顺为“有老虎的地方王”,而白语则一个都不能解。

6.昆明。这是“昆弥”的近音异写,至今昆明汉族土著的发音还叫着“昆弥”。傣族和白族则都不能解,但阿昌语则解释得清楚明白,就是“祭火”,昆是祭祀,弥是火。也就是阿昌族和全体古夷人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五日的“祭火节”,俗称火把节。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因为早在公元前110年,司马迁就到过今永胜一带考察,并在其《西南夷列传》中按阿昌族古语记载下了“昆明人”,就是“崇拜并以祭火为主要宗教特征的族群”。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至于它与汉文古籍中的炎帝是否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但是白族并不明含义,到了明朝时期,即与南诏相距800多年后,个别无良文人还编造了一个“蒙舍诏主皮逻阁火烧松明楼”的惨列故事,去纪念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白洁夫人”,这是赤裸裸的伪造历史。

7.告身。《南诏德化碑》的署名将官,除开剥蚀不清者外,还有32位都冠于告身一词。傣族和白族没有任何人能解,更不要说汉族学者了。但在梁河阿昌语中,这是“俸禄等级”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衔”或“职称”。“有大金、小金、小银、小铜、小颇弥、大鍮石、小鍮石等等”告身级别。同级的“告身”,在服饰上面也有区别,有大虎皮,虎皮,锦袍金带,紫袍金带,二色绫袍金带等差别。如“大军将小金告身赏紫袍金带杨龙栋”。“军将群牧大使小银告身赏紫袍金带杨差白奇等”。

8.关于“阿昌”的真实含义。原来,南诏第七代王(括凤伽异)异牟寻(孝桓王)在公元784年封五岳四读(五岳为东岳乌蒙山,南岳无量山,西岳高黎贡山,北岳玉龙雪山,中岳点苍山;四渎为澜沧江,漾濞江,怒江,金沙江)。786年改制,设官分职定称谓,王自称“元“(相当于朕、孤)对臣民百姓称“昶”(相当于卿、尔),臣民称王为“诏”,称王母为“信么",称妃为“进武"。那么,下属臣民自称就叫做“阿昶",完整意思就是“南诏王的臣民"之意。由于“昶”字不常用,且只要同音即可,后人便写为“阿昌”或“峨昌"了。

全唐诗收录异牟寻的五言诗一首《星回节游避风台与清平官赋》有句“元昶同一心”就是君臣同一心之意。这个昶就是今天的“昌"。

通过以上解读说明,白族和傣族没有资格声称是南诏国的主人。

(二)需要纠正的几个史家之误和一些重要的相邻问题

1.《蛮书》作者樊绰说,蒙舍诏以其在五诏之南,故名南诏。其实樊绰曾任安南经略使蔡袭的幕僚,并没有深入过南诏腹地。他在863年后写《蛮书》时,主要参考前人的记述,结合询问战场上抓来的南诏俘虏的讲述而写成,却疏于考证唐朝册封南诏的深意。其实“南诏”国名有过多次变更。649年,细奴罗称“蒙舍诏”;738年后皮罗阁被封“云南王”;752年正月初一阁逻凤改称土蕃封号“赞普钟蒙国大诏;794年异牟寻才受封“南诏”。而封“南诏”则既有原来封过“云南王”的历史依据,又照顾当地夷人称王为“诏”的语言和心理特点。这才是正解。与“因其在五诏之南”没有关系。南诏后期的诏王,佑世隆还称过“大礼国”。隆舜还称过“大封民国”,后来段思平击败杨干贞、杨诏两兄弟,消灭大义宁国,因其祖上段忠国曾受南诏重用,为清平官(宰相),其不忘旧主之恩,故将其国称为“大理国”,只改了一个同音字。

2.《元史地理志》、《元混一方舆览胜》、《招捕总录》、《元朝征缅录》、《元史缅传》、《元一统志》都说,金齿宣抚司等处土蛮有阿昌,并直接点到驻军南甸(今梁河)。但糟糕的是,明朝陈文等人写《云南图经志》时,将云龙州和腾冲司的阿昌族,毫无根据地冠于“即寻传蛮”,从此就一错到底,贻害无穷。因为陈文等人根本不知道寻传在哪里,也不能辨析寻传的特点与阿昌族有什么异同。其实《南诏德化碑》有证。“西开寻传,禄郫出丽水之金”。“禄郫江”是片马附近的禄郫江,“丽水”是伊洛瓦底江,禄郫江是伊洛瓦底江支流。就是说,寻传地在伊洛瓦底江以西至印度的达亲(阿萨姆邦),往南通渤海(印度洋)。所以寻传与梁河、户撒、龙江流域的阿昌族无关。其错误的原因有二,一是没有读过《德化碑》;二是762年蒙国大诏(后称的南诏王)阁罗凤以漕涧为桥头堡,跨怒江越高黎贡山去“西开寻传”,带去大量的蒙嶲族民,即后来所称的“阿昶”,留在寻传地,后建了茶山长官司和里麻长官司。明代该二司被野人所毁,其民便从滇滩古永一带进入德宏地区,归入今景颇族(其中阿昌人最多),陈文不能区分即将这些阿昌人认为是“寻传蛮”。既然这些阿昌族人被误认为寻传蛮,那么梁河、户撒、龙、怒两江流域的阿昌族也就被归入寻传蛮了。

3.关于南诏王“自言本哀牢之后”的问题

哀牢国是除滇国外,在今云南建国最早的少数民族。在东汉就有杨终为其作传,地域在永昌(保山)以西。《史记》曾载:“昆明……其西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公元51年其王就“诣指越嶲太守郑鸿降,求内属。”其始祖为一老妇,晋代常琚《华阳国志》记其名为“沙壶”,后来南朝宋代范晔《后汉书》记为“沙壹”应为后者笔误。其族属有蒲蛮说、越人说、氏羌说。本人支持越人(傣族)说。但为什么出身昆明人的南诏王要自称为“本哀牢之后”呢?这是因为以游牧为主的南诏人历史上从未建立过除本族外还有大量百越民族的国家。而越人则早在古代就建立过滇国和哀牢国。为了与百越民族搞好关系,便于统治,便声称自己也是“沙壶”之后,是贵族出身。汉族宰相郑回深谙此道,便极力支持此说。这与“改土归流时许多傣族土司纷纷改为汉姓,自言“祖先来自南京”如出一辙。正是诏王如此自认,作为其嫡传后裔的阿昌族在唱古歌时,一定要唱“沙壶芒”、“沙壶赛”这个衬词,意为不忘“沙壶老祖”。除此而外,南诏王还选了勐卯傣族酋长为附马,并派工匠到瑞丽帮建了城子,进行联姻治理。但正是这句“自信”为哀牢之后,才使一些人认为这就是傣族建立了南诏国的证据。因而造成混乱。

4.南诏主体民族与白族的关系问题

有学者指出,白族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是古汉族的一支,是汉语的一个方言区。他们保留着大量的古汉语,语法结构同汉语是一致的。就同浙江的越语和广东的粤语一样,不要说夷人和傣族听不懂,连明代以后大量入滇的汉族也听不懂。但他们入滇很早,东汉以后的典籍就有记载。不过早前主要分布在安宁和曲靖以东地区,东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四五百年间,受安宁西爨和曲靖东爨两大姓的统治。进入滇西尤其是洱海流域的人口很少,但他们在南诏崛起的过程中为南诏所出智力很大。在蒙舍诏统一六诏的过程中,由于洱海流域的三浪诏人口被迁往永昌,南诏劳力不足,诏王皮罗阁便派大将、昆川刺史杨牟利率军把东西两爨的白蛮人口强行迁入二十万人(户)。762年南诏王阁罗凤“西开寻传”后,原蒙舍诏和蒙嶲诏的人口又大量迁往寻传地,劳力更不足,所以此后南诏便数次进攻川西,去抢来大量的能工巧匠,这些人又融入了白族之中,这才造成了现在大理州白族最多,木雕和银器制作十分精美,文化繁荣昌盛的局面。而建立南诏国的本民族昆明人(乌蛮),反而更少了。随着南诏的灭亡,加之以白族为主的大理国又统治了三百多年,给一些不良文人伪造历史提供了方便。这才有了白族总想侵夺南诏国族属的闹剧。更有甚者,他们连“弥渡”是什么意思都不懂,竟然捏造出他们在东汉三国时代就曾在弥渡建立过“白子国”的故事,根本不提他们是怎样从滇中滇东迁到滇西的历史。

(三)南诏前身六诏各支的最后下落

可能细心的读者早已发现,本文的长篇大论,一直没有提及云南最大的少数民族彝族,包括整个有祭火习俗的昆明人后裔。那是因为阿昌族就是彝人的一个支系,整个族群当然就是南诏国的立国民族了。他们的绝大部分仍然生活在川滇黔桂的广大地区。笔者需要告诉读者的是原六诏的下落。

赵析诏是纳西族,还聚居在丽江故地。三浪诏的后裔西迁永昌后,浪穹诏和邓赕诏丰咩丰时的后裔,现在汉字姓俸、冯。施浪诏施望欠的后人现在姓石。傍时昔的后人现在姓蚌。虽然史上无载,但根据以地名为姓的规律,确定为浪穹诏的浪姓后人姓朗、曩、郎。他们有一部分还在阿昌族中,但绝大部分已变为傣族。

派去“西开寻传”的部分,载瓦支、勒赤支、浪峨(速)支,主要由蒙嶲诏派出,在解放初已划入景颇族中,还有的则划为怒族,留在福贡县。在缅甸还有数万峨昌人和迈达人。西开时从蒙舍诏派出专事兵器制造的部众,现在还在户撒打着刀,是阿昌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乡户撒还称为“蒙索赕”。盏西土司家族“闷”姓已改为孟氏,变成了傣族。但他们附会的祖先叫孟光却找错了,因为孟光是古代四大丑女之一,“齐眉举案”的成语就是讲孟光和梁鸿夫妇的故事。

896年,南诏权臣郑买嗣指使杨登在东都昆明杀了十二代王隆舜,后又借谋杀国君之罪杀了杨登,假意扶持20岁的舜化贞继位。902年又毒杀了26岁的十三代王舜化贞。在怀抱南诏幼子上朝时又捏碎了幼子睾丸发动篡位政变,在五华楼前集中屠杀南诏重臣800多人。末代王后在宫庭女官、祭司和贴身丫环的保护下,从腥风血雨中逃难出来。她们先逃回巍山老家,又经漾濞逃到漕涧,最后翻高黎贡山到了梁河。梁河阿昌族就是南诏末代王后繁衍的蒙氏后代。除了根脉保持着“蒙、们、闷”姓而外,通过跟三浪诏后人和汉族通婚,已发展成几十个姓氏。为了不忘祖先建立国家、西开寻传的伟大功绩和被郑买嗣灭国的血泪史,末代王后创作了《遮帕麻和遮米麻毛舍蒙舍》的神话史诗留给后人。并一直保留着婚后女子必须穿着王后服装的习俗。

史诗中“开天劈地”是指南诏几代王建国的丰功伟绩。“造南天门”是指“西开寻传”等开疆拓土大业。腊訇的准确翻译是反王或魔王。反王腊訇的假太阳给人类造成的大灾大难,是指郑买嗣篡位时的血腥屠杀。请遮帕麻回来射落假太阳,是梦想去请“西开寻传”的将士回来消灭反王光复故国的愿望。但终究是梦想,并未实现。

新娘在婚礼上穿上新装,戴上高帽,要先去祭拜唔期傍缯,是为了感谢宫庭女官追随王后千辛万苦逃难而不离不弃,并亲自教给后人织造和穿戴这身王后服装的大恩大德,让后人永远不忘自己的身世。这是末代王后亲自告诫后人的。“唔期”是末代王后教给子女的称呼,是比自己高一辈的姑太,要称“我们的姑太”,“傍缯”是她亲自封给的“大神”。这就是“我们的姑太大神”的来历。

至此我们可以说,梁河这块土地,是南诏王室后人最后的栖息之地。这块土地承载着阿昌族厚重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阿昌族文化即是南诏文化的延续,也是南诏文化的载体。阿昌族的身上有着南诏国历史的和现实的丰厚文化矿藏。

2019年7月20日改定稿

 

Copyright Reserved 2021 © 阿昌山寨 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15000563号 电话(TEL):18988236235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