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昌族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民族文学

National Literature
阿昌山寨

阿昌族的“蹬窝罗”舞蹈艺术

作者:云妹     来源:文化云南云     2021年08月25日 15:08     点击:1424次

一、阿昌族的历史文化

阿昌族自称为“勐撒”、“掸撒”、“汉撒”、“哈藏”、“阿昌”等,是云南省特有的少小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梁河县,此外德宏州的芒市、盈江县、瑞丽市以及保山市的腾冲县、龙陵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也有少量分布。

阿昌族在历史上有寻传蛮、峨昌和阿昌等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改称“阿昌族”。清初,云龙人董善庆经过调查研究写成《云龙记往》一书,书中记载早在三国时代以前,在澜沧江边的云龙州一带,居住着三种部族:“摆夷十之七,阿昌十之二,浦蛮十之一。”可见云南省的阿昌族先民可能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活动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的广大区域内活动。

12世纪末13世纪初,“阿昌”(峨昌)这一明确的族称始见于汉文文献,这标志着阿昌族从“寻传蛮”部落中演化出来,成为独立和统一的民族群体。元代《招捕总录》记载,“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时大理路蒙古千户忽都奉命伐永昌之西腾越蒲骠(今保山市西南部)阿昌、金齿之未降部族,驻军南甸(今梁河县)”,依据文献来看,元朝以后的大批阿昌人逐渐跨越怒江,翻过高黎贡山向西迁往永昌府西部(今德宏境内)。另外原居住在怒江以西寻传蛮区域的阿昌族先民,也不断向南,在梁河县九保、河西等地区和陇川户撒、腊撒地区形成阿昌族主要的聚居区,与今日阿昌族的分布格局大致相同。而未迁徙的阿昌族又与不断迁徙到云龙地区的汉族和白族杂居,在不断西迁和与其他民族融合的过程中,阿昌族逐渐从游牧渔猎部落演化为农耕民族。

二、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起源

阿昌族舞蹈历史久远,虽然也有自己的代表性舞蹈—“蹬窝罗”,可是与周围傣族、景颇族相比,舞蹈的种类略少,舞蹈形式也相对简单。户撒阿昌族的青龙舞、白象舞、象脚鼓舞、跳摆等虽然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习了汉族舞龙、舞狮、傣族象脚鼓舞和嘎央舞的动作。

按照阿昌族民间传说,“蹬窝罗”舞蹈起源于纪念本民族的创世英雄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在梁河阿昌族地区所流传的阿昌族创世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中,这两位阿昌族的始祖神舍身创造了世间万物,并降服了作乱的妖魔“腊訇”,所以在窝罗节或者婚丧等仪式上阿昌族都要“仰首望天,顿足拧身而舞,以祈求天神降福,泽荫黎民百姓”。关于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是与“火塘”文化相关。阿昌族先民在原始的狩猎社会阶段,点燃篝火以防止夜间遭受野兽的袭击。当有人猎获食物,就发出“窝罗”的呼声,招呼所有的同伴在篝火边分吃猎物。

三、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艺术风格

1.“蹬窝罗”舞蹈的程序

“蹬窝罗”舞蹈主要有“把套昆”、“把松昆”和“窝罗”三个程序及唱词。“把套昆”和“把松昆”合称为“责勒杂”,又名“小切”,意为用小嗓唱的意思,即用假声唱。一般“责勒杂”都用阿昌语演唱,内容丰富多样,基本都是即兴唱,主要是一些客气话及穿插盘古本、夸口、问名和破花名等内容,是阿昌族流传已久的山歌调的变体,作为开场白。

按照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传统程序。一般舞者开场会先唱一段“把套昆”,当地人戏称为“惊动瞌睡”用来暖场,召唤大家来聚会,因此也叫做“惊动调”。“把套”在阿昌语中有惊动的意思,“昆”即为歌调。“把套昆”一般在第一次和客人相见并邀请唱歌时用,其曲调明快而流畅,歌词即兴灵活。全曲只有一个乐句,一般由2/4、3/4三个小节组成,也有由变化的4/4四个小节组成的。“把套昆”之后,领舞人“稍干”唱起节奏更为明快的“把松昆”。在这里“把”是好看之意,“松”是指袖子,翻译过来就是舞动好看的袖子,引申为邀请朋友来“候承”(阿昌语:欢聚),因此称为“候承调”,在跳“蹬窝罗”舞蹈时这是用来邀请在场的人一起跳舞的。“把松昆”曲调一般都十分规矩,全曲为4/4拍,音乐结构独具特色,大多数由单个乐句和重复单个乐句少一个小节组成,在每个小节中第一和第四个音符均为下切音,在歌词中常常混有例如“呃,撒户赛呀”、“哎,户撒芒呀”等一些衬语。

“责勒杂”过后是“窝罗”,另称“责勒玛”。玛在阿昌语中是大的意思,所以“责勒玛”即用大嗓来唱,又称“大切”。演唱的时候在唱头句、尾句或者中间常常加上“窝罗”的叫声,大概“窝罗”调也得名于此。

2.“蹬窝罗”舞蹈的动作及节律

最早的梁河阿昌族传统的“蹬窝罗”舞蹈有“自由步”、“麻雀步”和“猛虎下山步”等三个基础性舞蹈动作,它们分别对应“把套昆”、“把松昆”、和“窝罗”曲调。这些舞蹈动作的命名都是近三十年来民族民间艺人总结舞步的特征和节律,以自然界动物的步态来命名的,而且常常以形象的描述来概括舞蹈动作的基本特征,如“的的吊鸟不落树”、“麻雀儿不走叉叉路”和“猛虎出山探路行”等。此外,阿昌族“蹬窝罗”舞蹈以跳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愿景,例如,希望运气变好就跳“麻雀步”,表示扶正压邪,大吉大利则跳“猛虎步”。

“则勒杂”曲调下的舞蹈动作均为单排进行的动作,相对“责勒玛”的动作略微显得明快。和着“把套昆”的“自由步”跳时双手叉腰,背对群舞圆心。

“窝罗”调下的舞蹈动作叉腰顿足、屈膝向后下方拧腰向后仰首,在两队的行进过程中,舞者或相向身前平举双臂“马步”下蹲,或互相背对叉腰作蹲状。在庄重舒缓的节奏中或作俯瞰大地或作仰望苍天的模拟动作,充分体现了阿昌族人民劳动时的身体动态,同时也表现出了阿昌族人民对天地的敬畏之情。

3.“蹬窝罗”舞蹈形式与风格

“蹬窝罗”舞蹈作为阿昌族特有的集体性舞蹈,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现在已加入了大鼓、小鼓、唢呐、镲等乐器伴奏,在一些大型活动上还经常使用现代的音响设备直接播放现代创作的阿昌族民歌作为伴奏。这样,传统“蹬窝罗”舞蹈边唱边跳的形式逐渐发生变化,从以前以唱为主演变为现在以跳为主,领歌人“梢干”的角色重要性因此消弱,从领唱领舞逐渐变为以领舞为主。

“蹬窝罗”舞蹈的行进队形一般是单排或双排按照逆时针的顺序围绕窝罗台或桌台绕圈,近些年,这些队形变化慢慢被阿昌族民间艺人冠以“双凤朝阳”、“金龙转身”等形象的称谓;舞蹈的场面造型也被形象地比喻成“太阳打伞”、“月亮戴帽”。

总体而言,阿昌族的“蹬窝罗”,舞蹈舞步凝重、动作质朴简练、歌声古朴粗犷、唱词优美、场面壮观,颇具地方民族特色。

Copyright Reserved 2021 © 阿昌山寨 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15000563号 电话(TEL):18988236235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