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昌族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动态资讯

Dynamic Information
阿昌山寨

阿昌族六百年恋刀情

作者:李国豪     来源:阿昌山寨     2015年01月30日 02:01     点击:3390次

在刀剑锻造历史上,民间素有“东有龙泉剑,南有阿昌刀”之说,虽然如今难见带刀的侠客,但这江湖称号必是大有来头,其中的阿昌刀,便是云南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的名品,因此又称户撒刀。2006年,户撒刀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了国家级的瑰宝。

有人会问,户撒刀究竟有什么非常之处,其制作技艺可以名列国家级保护名录?有人说户撒刀“刚可削铁,柔可绕指”,并以“锋利、耐用”位列中国名刀之列。关于阿昌刀的锋利,民间还有“吹发即断”之传说:“把一根头发放在刀刃上,对着吹口气,发丝就会断掉。”

听了种种传说和赞誉,我突然在脑海中将户撒刀与电影《功夫熊猫》里的一幕联系起来:熊猫阿宝在看到一把银光闪闪的大刀时,突然一声尖叫:“啊噢,看一眼都会被划伤。”户撒刀是否也有如此吸引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决定实地探访一下,感受户撒刀的“江湖地位”。

刀王砍铁线像切蚯蚓

5月21日,我们从德宏州府芒市驱车赶往陇川县的户撒乡,这里一路葱茏,知了在阳光下放声歌唱。

汽车摇摇晃晃地“奔跑”了近两个小时,在一个满眼绿色的乡镇边停下。记者下车伸一伸懒腰,对面一栋简易的民房映入眼帘,墙壁上挂一招牌:“户撒刀王项老赛”。难道这里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老赛家?

穿过晒着粮食的公路,走进挂着刀王招牌的屋子。一个魁梧的男子迎了上来,他带着头帕,穿着民族服装,脖子上带着银饰,宽额头、大眼睛、高鼻梁,黝黑的皮肤。没来得及问,对方已发话:“我是户撒刀王项老赛。”与他握手,铁手一般,仿佛是武林人士在比内力。发现了记者的不自在,项老赛说了句:“没办法,打铁握锤,习惯了。”

项老赛的客厅被改装过,成了他的刀具展厅,里面的几个玻璃展柜摆满了各式各样、长短不一的刀具,每把都架在一个精致的刀鞘上。主流刀型的刀尖呈月牙状,月尖向外。顺着刀刃至刀柄处,刀叶呈不规则梯形,刀面上刻有龙凤图案,构图阴阳互补,切合中国文化的阴阳相生和龙凤图腾。

打开展柜,项老赛拿出一把有1.5米左右的大刀。阳光下,项老赛抽刀出鞘,寒光瞬间扑面射来。为展其刀之锋利,他拿出两块毛巾,裹在刀刃上,吸口气之后,“嗨”的一声发力摔了摔,两块毛巾已成四截掉落地上。

项老赛再拿出一条小指粗的铁线放在地上,毫不犹豫地用那把制作精良的大刀往铁线上砍,他砍一下,记者心里就“咯噔”一下,那么精致漂亮的一把刀,坏了多可惜!别担心,只见铁线一截一截断在地上,项老赛用刀砍铁线就像砍一条蚯蚓。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户撒刀都能削铁如泥?它全由手工锻造还是可以器械加工?它的生产量和市场如何?记者深入有名的制刀村寨项姐村,来到户撒刀的生产现场。

娄一刀展“淬火”技艺

项姐村距芒市到陇川的省道有10多公里,路况很不好。村子四面青山怀抱,孤远而宁静。村中拥有项氏、李氏、娄氏三大品牌,户撒刀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按顺序分为:下料、制坯、打样、修磨、饰叶、淬火、创光、做柄、制带、组装等10道工序。

今年27岁的娄四东人称“娄一刀”,虽然年纪轻轻,却已在户撒乡拥有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他在2007年的一个刀具比赛中,与项老赛并驾齐驱,成为“刀王”。

娄四东在户撒刀面上自创刻纹,除了常用的指甲纹、龙凤纹之外,他还尝试加上豹、虎等动物纹路,使得户撒刀的纹路样式更为多样、美观。

长相帅气的娄四东,将一个200平米左右的四合院开辟成作坊,里面有风箱、火炉等烧制器具。记者到访时,娄四东坐在一个木凳上,腿前的垫木上摆着一把长1米的银色大刀,他用凿子和锤子在刀面上刻纹饰。娄四东说,他经常这样一坐就是整天,在叮叮当当的重复声中度过。他说:“打一把好刀要经得住寂寞,有耐性,有毅力。刀面上简单的一个纹路,需要刻上两三个小时。”娄四东做一把刀,平均时间要一周左右。

在一个烧得通红的炉子前,娄四东捏着钳子从通红的火炭里夹出一片刀叶,蜻蜓点水般将刀刃小心翼翼地放到水面,“嘘”的一声后赶快拿出来,用锤子猛敲。这就是最难掌握的淬火技艺。刀叶必须通过反复加热、冷却处理,才能使硬度和韧性达到最佳状态,进入“柔可绕指,刚可削铁”的境界,淬火时间多一秒、少一秒都无法让刀叶达到最佳,这是个神秘莫测的工序。

作坊量产生活用刀

在项姐村的另一边,38岁的寸世平也开设了制作户撒刀的作坊。在一个灰尘仆仆的小棚子里,叮当声不绝于耳,风箱的呼声此起彼伏。

从剖钢、破铁、打刀坯、淬火打磨、雕花到配刀鞘、刀把等步骤,寸世平的作坊全有分工,俨然是一条初具规模的生产线。寸世平的作坊以量取胜,每天都能生产100把左右,在制作刀坯过程中,作坊使用上了空气锤等器械。10年来,寸世平大概生产了10几万把户撒刀,客户多是农户,刀价从10几元到200元不等。

记者提起一把刀就想往铁片上砍,寸世平笑着制止说:“这些刀是农用刀,生产生活用的,不能砍铁。”与项老赛、娄四东等人对刀艺的无止境追求比较,寸世平的刀注重实用,以量取胜。

雷大爷:身上背刀心里踏实

56岁的雷大爷准备到田里走走,他的第一动作便是将户撒刀放在腰间,“我讲不出什么道理来,反正身上背把刀,就感觉心里踏实。”雷大爷说。

阿昌族有句口头语:“大路不通长刀砍!”在户撒乡上,到处能见到户撒刀的专卖店,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刀具。

每遇赶集天,从各个村集到户撒乡上的阿昌同胞们,肩上都斜挂着一把刀,刀鞘做工精美,刀带编织漂亮,这已是个沿袭了数百年的习惯。走在户撒乡的各个村落,总能看见阿昌同胞身背户撒刀。他们上山劈柴、下田锄草,都离不开户撒刀。

今年46岁的项老赛甚至还记得,20多年前他举办婚礼那天,身上还背着一把自己锻造的户撒刀。

人物特写

项老赛刀王出少年

2007年6月,户撒刀王项老赛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14岁开始打刀的他,30多年来,各种各样的刀打了有三四万把。

没生人在的时候,项老赛喜欢穿上笔挺的西装,开着他那辆花了12万配来的东风小轿车,在户撒乡到处遛遛。生人不认识项老赛,他会拍着胸脯说:“我啊,就是户撒刀王项老赛。”

1962年8月,项老赛出生在户撒乡腊撒村新寨。那时,新寨只有10几户人家,全寨维持着打刀的传统,不光男人打刀,女人也打。

打刀这项技艺,基本功跟进少林寺练武有得一拼,项老赛光拉风箱就拉了两年,一抽一送,项老赛的童年就重复着这样的动作,14岁才开始正式打刀。他拉风箱锻炼出的手劲已经很猛,从一开始的酸疼难忍,到后来拉一天风箱都不换手,可见他那双手有多坚韧的耐力。

才开始打刀那会的项老赛,个子还不够高,打刀时,他得用凳子垫在脚下,爬上去,握着锤子,敲敲打打。户撒刀刀背厚、刀刃薄,要打得均匀、平整,需要靠经验积累来把握。项老赛说,开始打废过很多把,打出来的刀都是麻花辫,一不小心敲错一锤,整把刀就废掉了。

项老赛正式打刀后,一直不停思考。一年后,他发现父亲打刀的图案、光滑度、锋利度等都不是自己满意的,总觉得还可以改进。项老赛开始在全村甚至户撒乡寻访高手,拜师学艺。前前后后,他一共拜访了10几个师傅,技艺大有长进。在最关键的淬火技艺上,项老赛每次淬火后都要把刀叶拿来砍竹、砍铁,看手感、看钢刃,稍有一点不满意,就要放到火炉里重新烧红,再淬火,一遍一遍重复。

项老赛对户撒刀简单的花草花纹、指甲纹等,非常不满意,一次他上街买糖吃,看到糖纸上的龙凤纹十分好看,于是将这种花纹刻到刀叶上,反复实践后,项老赛第一个在户撒做出了“龙凤刀”,这一举动立刻在全乡引起轰动,别人的刀在市场上卖几元钱,项老赛的刀要卖几十元。他18岁便当起了打刀师傅,带着好几个徒弟。

关于户撒刀“吹发即断”的江湖传说,项老赛否认了:“我听过这个说法,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刀。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做出来。”项老赛透露:“一般磨刀都是用磨石,或者砂轮,我在想,能不能放在玻璃上磨,这样刀锋就有可能吹发即断。”

在电影电视上,项老赛经常看到武士刀,他想用最好的户撒刀和最好的武士刀比锋利,比造型,一决高下,可至今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起源

沐英西征使户撒成为“兵工厂”

据户撒当地的高龄老人讲,户撒刀的锻造起源有个传说。阿昌小伙兴过靠打猎为生,有天在打猎的归途中,遇见漂亮的姑娘软糯。心动的他正想过去搭讪,软糯看见兴过腰间的刀又黑又丑,扭头便走了。

软糯是老铁匠的女儿,她理想的郎君应会打一手好刀。为了意中人,兴过遍访名师,打的刀一把比一把好。比赛那天,兴过不慌不忙地抽出刀,轻轻一挥便将老树砍倒,终于娶回娇妻。这个传说讲了很多辈,直到现在,阿昌族男女举办婚礼的时候,男方都要背上一把好刀,直到入洞房。

史料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名将沐英西征时,曾在户撒留下了一批军士驻守屯垦。1441年至1449年间,供战争需求的兵器制造技术在户撒流传开了,使这里成了“兵工厂”。阿昌族吸收了兵器制造技术,并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户撒刀锻制工艺,距今已有近600年。

现状

好刀不愁卖

户撒刀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关键在于它锋利、耐用的特质,以及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特色,其市场如何?

在项老赛家,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大叠订单给记者看,当中有来自北京、上海、昆明等地,也有的来自国外。“每年纯收入大概有10几万吧。”项老赛说。客户订刀,一般都是将地址以短信的方式发给项老赛,再将钱汇到其账户上,说明刀的规格和要求,项老赛就可以给对方邮寄过去。大量慕名而至的客户中还有很多外国客人。

在户撒当地,每年都有户撒刀具的评比活动,每次活动都是一次盛大的节日,制刀高手们纷纷“会师”,当众试刀,展现“火候”,当中有摔毛巾、砍铁等有趣环节,凭借刀的造型、锋利、装饰等评奖。

最初以实用应运而生的户撒刀,如今走实用刀具和观赏刀具两条路。在户撒乡的各个村落,已开始各自形成制刀鞘、背带、刀叶、刀把等分工。农民雷老天、熊老代等人在寸世平的作坊里,打了近10年户撒刀,今年才17岁的张家凡,也在这里做了3年多刀鞘。81岁的赖保欢老人,每天坐在自家门前编制刀带,一天做十几条,积累下来卖给做刀师傅。占有全国阿昌族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的户撒乡,有1万多阿昌族人口,几乎人人都参与制刀,户撒乡是名副其实的“恋刀之乡”。

项老赛说:“户撒刀只要一直坚持自己的质量和信誉,需求是巨大的。在管制刀具的法规、机制等局限下,户撒刀最需要的是一个政策,这样自然就有市场。”

Copyright Reserved 2021 © 阿昌山寨 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15000563号 电话(TEL):18988236235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