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记者就以拥有了一把户撒刀为荣。如今到户撒采访,真实地感受到了当地人为有“三宝一绝”的自豪。“三宝”即户撒刀、银佩饰、户撒草烟,而“一绝”则是美食“过手米线”。
户撒刀因产于阿昌族聚集的户撒乡而得名。史料记载,阿昌族先民在唐代就掌握了锻制和铸造铁器的要领,形成独特的户撒刀锻制工艺。户撒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以其精湛的工艺著称,有“柔可绕指,削铁如泥”之誉。目前设计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性工艺品等三大类120多种,不仅销往北京、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甚至还远销缅甸、泰国、印度等国。1990年,户撒刀制作名师用自己独特的工艺锻造了象征民族腾飞的“九龙”指挥刀,被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指挥刀。2006年户撒刀锻制技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老赛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全乡每年靠打制、加工刀具的人数在300余人,年收入超1500万元。
阿昌族银佩饰种类丰富、工艺复杂、精巧细致,主要有银插针、银耳环、银项链、银手镯、银戒指、银纽扣、银衣链、银腰链、银泡花、银花饰以及银饰“挂膀”等。各种银佩饰都是由阿昌族民间银匠手工制作而成。不仅是男女服装的佩饰物,而且往往还是财富和光明的象征。另外,民间还认为用银子做饰物佩戴,可以消灾辟邪,使人吉祥平安。全乡阿昌银佩饰加工从业人员600多人。
户撒烟又名竹杆烟,素以烟叶厚实,烟味醇香,烟丝细腻,柔软、色泽鲜艳、加工别致而闻名,有“户撒草烟赛重九”之说。户撒烟每年的种植面积约为1000多亩。
户撒过手米线是阿昌族特有民族佳肴,相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其酸辣鲜香,软糯无渣,解暑清凉而独具一格。以前,过手米线是一道奢侈的大餐,即使是物质丰富的今天,吃过手米线也是一件盛事。过手米线关键在配料制作,首先是烧肉(烧至七八分熟),然后将肉剁碎,第三步就是将碎肉加入12种作料中搅拌均匀方可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