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高黎贡山的大盈江穿城而过,赋予了梁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梁河有着全国仅有的三个阿昌族乡中的两个。据史书记载,阿昌族是最早活动在青海、甘肃高原的氐羌民族,其中一部分很早就迁徙于川西至滇西一带。约于公元十三世纪开始有一部分沿云龙、保山、腾冲迁徙,最后定居于梁河地区。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在长期迁徙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神灵文化、民间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阿昌族创世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蹬窝罗”被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昌族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民俗、节庆、服饰、手工艺、饮食、药物、建筑等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旅游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
阿昌族素以好客而闻名。好客的特征又体现在“以酒待客”上。如果亲戚、好朋友来家里,一定要请他们喝米酒、吃饭,倾其所有,方能表示自己对客人的尊重和诚意。有贵宾自远方来,还要在村口请他喝“进寨酒”。阿昌族无论是亲戚、邻居、朋友大家经常往来,谁家办红白喜事、建房盖屋,大家都主动前去帮忙。在阿昌族寨子里,在岁末农闲时,年轻人结婚办喜事的较多,发婚宴喜帖之风气较盛。人们礼尚往来,守望相助,平时往来互赠的礼物是糖果、饼干、饮料等,在参加婚礼时可送钱,也可送日常生活用品。
“对歌”是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十分喜欢的活动。歌谣有习俗歌、情歌、苦歌、山歌等,押韵上口,感情真挚,其中阿昌山歌以其欢快的节奏、押韵的歌词和美好的寓意而被各民族广为传唱,堪称阿昌族文化的一支奇葩。舞蹈以象脚鼓舞、耍狮子、玩春灯等最具民族特色。
阿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是“阿露窝罗节”。“阿露窝罗节”于每年公历3月19日至20日举行,节日标志为青龙、白象。节日内容丰富多彩,阿昌族不仅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宾朋展示他们的人才、歌舞、服饰,还举行各种联谊比赛活动,早已突破了宗教的局限,朝着传承民族文化,加强经济交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