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分布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梁河、陇川县一带,处于著名的伊洛瓦底江上游分支大盈江流域,人口约三万多,多居住在坝区或半山半坝区。
阿昌族很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很早以前就已学会了打制铁器和种植水田,并且创造出了在远近各民族中都享有盛名的“户撒刀”。据古书记载此刀“柔可绕指,削铁如泥”,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户撒的阿昌人,很早以前就已经丢弃了原始的自然崇拜,而改信小乘佛教。阿昌人勤劳勇敢,幽默开朗,乐于与其他民族交往,绝大多数人都通几种民族语言,大部分男人在农闲时皆外出做手工和经商,许多人见识广、经历多、知识丰富。解放后,进学校读书的人较多,因而知识分子也比较多。阿昌族的这些特点,也影响到他们的民族服饰。
阿昌族的服饰有“男龙女凤”的说法。男人总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像龙般矫健;女人总想把自己打扮得像凤凰般美丽。各地区的阿昌族服饰大同小异。男子服装大多与附近的傣族或汉族相同,年幼者喜欢白色、绿色,年老者喜欢黑色,衣服上喜好用银制扣子作装饰。而今,男人们多数穿着与其它地方男人一样的服装,只是偶而也能见到戴毡毛帽着当地称为“笼基”的长裙的男人。
妇女服饰特点突出,且保留至今。姑娘时留辫子盘绕头上,插红、绿丝线蚂蚱花,着浅色饰银钮子对襟衫,穿长裤,系毡裙和绣有红绿蚂蚱花的飘带,很像傣族中旱傣姑娘的打扮。稍微不同的是,阿昌族姑娘对襟衣服上是银币式的钮扣,旱傣则是小圆点式的布纽扣;阿昌姑娘的头花插在额部右边,主要插桃红色绒线做成的扁平菊花等;而傣族姑娘一般用鲜花或塑料花绢花等插在发髻上。傣族姑娘婚后不再插花,阿昌族则老老少少都爱插花。
阿昌姑娘的服饰,最具民族特色的恐怕要算毡裙和飘带了,那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图案,都是姑娘们自己精心设计、精心刺绣出来的。它不仅具有浓烈的民族风格,也充分显示了主人高超的刺绣工艺。这些图案源于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很久以前,一个猎人的女儿偷偷学武艺时用一条自己缝制的腰带把腰身扎紧。练得一身好武艺之后,阿昌族的姑娘们为了劳动方便,都象她那样系上了美丽的腰带,并取名叫毡裙。
解放前,姑娘们多用自制的线和土布来绣制。解放后,各色花布层出不穷,姑娘们尽情选购自己喜爱的花布来刺绣;现在边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阿昌姑娘则更喜欢用那美观又耐用的涤纶料子来绣制毡裙了。阿昌族的已婚妇女喜穿红色、翠绿等色的银纽子对襟衣和缀满银泡的挂膀,并佩戴银耳环、银手箍、银手镯、银三须、银灰盒等装饰品。下身着彩色“节子花”筒裙,系长毡裙,腰束绣有三十六种花的长带子。过去还穿自绣的绣花鞋,现已不多见了。已婚妇女最奇特的装束要算头上包的扁形黑包头了。包头有一尺多高,两端有须披于背后,过去还顶有一块宽一尺长三尺的“乌摆”,阿昌人视之为“凤冠”,而老年人的包头则小得多,且穿黑色对襟衣黑色筒裙和黑色毡裙。历史上阿昌妇女还穿过用七色方块布缝成的“剪花衣”。
高包头是阿昌族妇女的骄傲,也是一种美的象征。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各种包头中,它是最高的,而且很特别。关于它的来源传说很多,一说过去阿昌人为保家为卫国,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它曾立下过功劳,挽救了阿昌人的性命;一说古代阿昌族妇女体质特好,又善跑,强壮的男子汉也无法追上,神王为了不让妇女们跑得太快,便设计了这种包头让她们戴上。由于高包头的重压,妇女们跑不快了。传说归传说,虽褒贬不一,高包头流传至今,仍是阿昌族妇女十分厚爱的珍品。在她们的眼里,高包头不仅是他们民族的象征,而且是神圣的,是吉祥如意和幸福的象征,因此容不得别人对她们的包头品头论足,更不能触碰。每逢阿昌族年节,阿昌族妇女总是盛装参加,她们不但注重服饰、首饰,更重要的是讲究戴高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