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昌族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民族概况

National Survey
阿昌山寨

阿昌族简况

作者:曹歌     来源:阿昌山寨     2015年03月31日 15:03     点击:6718次

在祖国美丽的西南边疆,居住着一个古老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民族,她就是阿昌族。中国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是云南省人口较少的特有的少数民族。我国阿昌族聚居区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横断山脉的高黎贡山大支脉,澜沧江与怒江两大水系相互切割、相互交错形成的冲积地带。我国阿昌族人口仅有3万8千余人,主要分布在国内滇西的云南省德宏州梁河、陇川和潞西等县市,部份分布在保山市的腾冲、龙陵县,大理州的云龙县。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的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的曩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是阿昌族人口的聚居区。阿昌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缅甸,阿昌族称迈达族,人口约4万多,主要分布在克钦邦的密支那及掸邦的南欧、景栋等地。印度境内也有部分阿昌族居住,但人数不详。阿昌族有本民族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也有专家主张划归缅语支或单列阿昌语支)。阿昌语分梁河方言、陇川方言和潞西方言。一般都通汉语和傣语。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文字和傣文字。据可考证的史料表明,他们在云南德宏的历史已达两千多年。在漫长的迁徙和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历史中,阿昌族顽强的保留了自己的语言,他们的歌谣、故事、传说等口头文学十分丰富。阿昌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却有着丰富灿烂的口承文学,其体裁包括各种神话传说和涉及万象的民间故事,耐人寻味的民歌……壮美的长篇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是阿昌族人的骄傲和自豪。史诗它讲述了天地万物的起源,人类及其各种生物的由来,涵括了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神话和人祖英雄神话,被誉为中国西南游牧民族文化的“活化石”。阿昌族称它为 “阿公阿祖的路”。

阿昌族实行一夫一妻婚姻制。青年男女婚前恋爱比较自由,有“抢婚”习俗。阿昌族的“腊撒”(换手艺),是阿昌族青年男女中普遍流行的一种特殊游戏,它即是友谊的象征,又是青年男女结成佳偶的桥梁。由于长期与汉、傣、景颇、民族杂处,分寨而居,与缅甸相邻,交往频繁,在阿昌族文化上受到汉、傣民族的影响,普遍信仰南传佛教,信仰本民族传统的原始宗教,少部分信仰道教。在户撒佛寺奘房、道观寺庙,遍布村寨乡村。在梁河阿昌族村寨普遍保持着本民族传统的原始信仰。阿昌族村寨依山傍水,寨中要道喜镶石板和铺碎石路。阿昌族民居,一般是砖瓦、木石结构的一正两厢,窜斗梁柱瓦顶楼房。正房户主起居,厢房楼下豢养耕牛牲畜。民族服饰按照三个方语区分布,大致有梁河、陇川县的腊撒和户撒、潞西市、保山市的腾冲、龙陵县三种地方装束。梁河阿昌族妇女的高包头和手工纺织的彩色花筒裙等民族服饰比较独特。其黑色高包头布长一丈多,包缠高度达一尺有五,高度居全国民族妇女头饰之首。阿昌族的手工业非常的发达,烧砖瓦窑,盖砖木结构房,雕刻技艺,号称“能工巧匠”,善于制作银器,尤其擅长刀具的锻打制造,而闻名于世。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有600年历史,有声名远播的“阿昌族户撒刀”。阿昌族古老神秘的创世神话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在全国具有影响和极高的学术价值。2006年5月国务院将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阿昌族创世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与驰名海内外的著名彝族长诗《阿诗玛》一起,)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阿昌族舞蹈蹬窝罗、阿昌族民歌、陇川县的户撒阿昌族乡贺姐村传统文化保护区等三个项目,分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重大的全民族性的传统节日。是阿昌族先民在长期征战、狩猎、农耕和手工劳作活动中形成的。节日的活动以祭祀、歌舞为主,内容涵盖阿昌族的历史、宗教、祭祀、文学、音乐、舞蹈、体育、服饰、风俗、礼仪等方方面面。

阿昌族有丰富的民族历史和文化,能歌善舞。热情好客。阿昌族的乐器主要有竹琴、洞箫、葫芦箫、三月箫、铜口弦、三弦、象脚鼓、铓锣等。葫芦箫和三月箫不仅是阿昌族人民心爱的传统乐器,还是男女青年传情示爱的媒介。

阿昌族聚居区,山脉河流相间,山峦盆地交错。河谷平坝,土质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产量很高。水稻是阿昌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阿昌族有悠久的种稻历史,也颇具丰富的耕作传统,技艺经验,并在长期的稻作耕作实践中,梁河阿昌族培养出了许多优良品种“豪安公”、“靠母累”、“靠母稀”,被被当地各民族誉为“水稻之王”。户撒阿昌族地区的烟叶,历尽400年种植历史的风霜历练,加工成精细烟丝后,色泽金黄,质地丰厚而松软,味道芳香醇美,享有盛名,阿昌族“户撒烟丝”,与当地有名的“缅箐烟丝”相媲美,深受境内外边民的欢迎。

阿昌族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朔到古代矫健骠悍的氐羌部落。在漫长的历史中,征战不断,屡次失败和不断迁徙,始终伴随着阿昌族的先民。我们能够考证的是,当时的阿昌族先民部族人数众多,作为强悍的氐羌部落的一部分,他们在古代从西北甘、青高原上的游牧聚居区一路南下的过程中始终雄风浩荡。所经之地,不断与当地部族融合发展。中国南方的很多民族都源自古代氐羌部落,阿昌族只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历史古老悠久的民族,阿昌族与我国古代西北的游牧民族“氐羌”有族属渊源关系。秦汉时期,西北甘肃、青海一带的“氐羌”人向南迁移,进入云贵高原。这些阿昌族先民,随着历史的演变,分化为许多部落,阿昌族与景颇族载瓦之系的先民是其中一个部落;这个部落与今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民族的先民有共同的族缘关系。分布在滇西广阔的澜沧江、怒江上游以西,伊落瓦底江上游及今缅甸克钦邦祁鲜山以东的辽阔地域。在唐朝的汉文文献中,他们被称为“寻传蛮”。唐朝时期,阿昌族先民广泛定居于澜沧江上游的云龙、兰坪、泸水县一带,结束游牧生活,进入农耕经济时代。这一区域史称“古浪峨地”,居住在这里的阿昌族先民被称为“浪人”。云龙为中心的 “古浪峨地” 是阿昌族先民的古发祥地。宋元时期阿昌族社会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不仅从游牧经济过渡到农耕经济,而且完成了锄耕到犁耕的转变。种植稻作,挖掘井盐及贩运。公元六、七世纪,云龙阿昌族部落酋长早慨,势力逐渐强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清《云龙记往》载:“慨传十余世,其地愈拓,其民愈众,金齿(今保山)、僰国(今洱海)皆通商”。元代开始称他们为“萼昌”、“莪昌”、“峨昌”、“娥昌”、“俄昌”、“蛾昌”、“阿昌”。这是阿昌族最早见于汉文文献历史的开始。阿昌人自称“蒙撒”、“掸撒”、“汉撒”、“哈常”、“倡族”。他称“蒙撒掸”。公元十世纪以后,特别是明初沐英平云南,王骥三征麓川时,内地大量汉族、白族迁居至阿昌族聚居的云龙一带,长期杂居,自然融合,与景颇族、汉族、傣族、白族、彝族等关系密切。逐步形成阿昌族的分布格局。现在主要与汉族、傣族、景颇族、白族杂居,大多数阿昌族人兼通汉语和傣语,习用汉文和傣文,阿昌族不断吸收接受汉族、白族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与先进技术,促进了阿昌族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中国阿昌族作为56个兄弟民族之一,是全国人口十万人以下的22个少数民族之一,是云南省15个世居土著民族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中,国家和省里重点扶持的云南省的七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

阿昌族聚居区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横断山脉的高黎贡山大支脉,澜沧江与怒江两大水系相互切割、相互交错形成的冲积地带。因此,阿昌族聚居区山脉河流相间,山峦盆地交错。这些地区,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物资丰富。在连绵起伏的丘陵河谷地带与崇山峻岭之间,蕴藏着茂盛的物产资源。在纵贯南北的山梁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栖息着锦鸡、孔雀、麂子、马鹿等奇珍异兽。在湿热地带,还有鹿茸、麝香、熊胆等名贵药材。阿昌族地区受印度洋季风气候的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400毫升左右,分干、湿两季,年平均气温为18度上下,加之河谷平坝,土质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产量很高。水稻是阿昌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阿昌族种植玉米、小麦、豆类等农作物。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烟草、花生、油菜、核桃、板栗、桐油果等。阿昌族有400多年的种植烟草的历史。享有盛名的“户撒烟丝”,深受境内外边民的欢迎。

冬去春来,春暖花开的季节,中缅边境群山四围中的美丽昌乡,纵贯长26.5公里,宽9.5公里的户撒坝,一望无际的金色的油菜花镞拥座座佛塔,鸢翔花香长空,蝶舞花海村落。盛夏时节,瓜果满园,红肥绿廋。丰腴的秋天,秋高气爽,谷花飘香,稻浪迷人,遍地金黄。来自昆明、四川、重庆、贵州周边大城市的自驾车和远方的一群群养蜂人,追随着阿昌人耕作出来的风景。

 

Copyright Reserved 2021 © 阿昌山寨 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15000563号 电话(TEL):18988236235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