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昌族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民风民俗

Folkways
阿昌山寨

梁河阿昌族服饰

作者:阿昌山寨     来源:梁河阿昌族今昔     2018年06月20日 21:06     点击:3186次

服饰是人们用来御寒遮羞和展示美的装束。阿昌族的服饰,充分反映出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风俗。男性服饰的特点是宽舒简朴,便于狩猎时穿越榛莽,便于劳作耕耘。少女的头饰似乎类于白族少女的扮装,而裙裤又类于傣族女子。历史上阿昌族与上述两个民族都曾经“杂处”生存。而妇女服饰尤其是60年前入土的最后一床夸姆支及20年前孙果娣老人抠织的最后一床夸屋摆,多少透示着阿昌族在历史舞台上活动的一段悲壮辛酸史。有些至今仍保持着它自身的稳固性和独特性。阿昌族历史文化的中断,并没有引起它的变异,它所包容的文化内涵显得扑朔迷离,值得追寻探秘。

阿昌族男子头缠自织自染的黑色纱布包头,宽1.2尺,长约7尺许,两端无散穗。缠头时,先将一端打结,从结处展开,把头顶包住,后叠成三指宽,按顺时针方向缠绕,后将另一端别进耳后的折缝。年轻男子还要在包头上插一東红黄色的蚂蚱花玻璃珠。衣服为黑色的粗布对襟衣,两侧开杈,绣有坐麻。过去男子结婚或外出及参加祭典活动,要穿自织黑色长衫子。现除活袍主持祭典丧事时穿长衫外,其他男人已改为穿时兴汉装。男子下身穿黑色布料四插裤,裤头和裤脚很宽大,裤头要打折用布条系捆,裤脚可以卷过膝盖。过去阿昌族男子腰系绣花裹肚,宽四指,黑底,带边用七色彩线绣狗牙,中绣两条金黄色蛇骨纹路,两端缀有两对钮扣,带内缝有暗袋可装钱币、烟盒等小件日常用品,带头吊有蚂花和玻璃珠。绣花裹肚,一般是未婚女子织给钟情的小伙或年轻的男性亲友的信物。这种饰带,现已成为少数人的珍藏物,只是节庆活动时,才有眼福一见。

阿昌族女性服饰,分未婚女子服饰和已婚妇女服饰两种。

未婚女子讲究装扮,其发辫要盘于头上。首先把头发束在后脑勺上,然后不断增加假发束,编成一根又粗又长的发辫盘绕一周于头顶,发梢系一段红色绒线,随发辫绕头。发右侧插戳头棍,戳头棍上吊一束彩色绒线做的蚂蚱花串玻璃珠。上穿锁脚对襟衣,银质衣扣配银链,下着长裤。腰系飐裙,裙长2.4尺,宽1.2尺,上缝缀三指宽的飐裙头,为浅色布料,裙带头为三角形,似宝剑,边缘绣狗牙;带端系红黄色蚂蚱花串玻璃珠。从前,大姑娘出门做客要穿筒裙,戴叠子包头。

阿昌族女子结婚时要换装,头戴高包头,穿缣花衣,用花带子系筒裙,装束色彩艳美,可称天下一绝,令人叹为观止。

包头,阿昌语称“屋摆”,宽1.5尺,长1丈多,为阿昌族妇女服饰的典型特征。妇女的包头,以前用两节包头布绕成。戴高包头是一件考手脚的的活儿,初婚妇女戴高包头时往往要由有经验的妇女帮忙,才能包稳当。包头两端有5寸长的散穗,一端披在包头侧面,一端顺额向上缠绕,末端散穗别进包头布,以固定披下的一端。妇女黎明即起缠包头,到亥时人静方可取包头,其间要保持包头形状不走样。新婚妇女的包头一端的散穗要垂直背腰,待生育后才可以把垂须收起再披在包头前面。戳头棍插在包头布和头发中间,吊红黄线绒球花。近代为了方便省时,妇女们用塔扇树叶作内支撑,下端为圆简,上端作扁状,缠缠以黑色包头布。戴在头上,高出额头一尺二寸。塔扇树叶绝迹后,又改用笋叶代替。

上衣,阿昌语称“扎默”,为长圆摆对襟衣,衣摆过臀,小翻领,领的内层用有别于上衣本色的浅色布料缝制,起装饰作用。上衣前后摆较大,称“扫脚”。衣扣为银质,扣子上坠有约二寸长的双条银链。衣袖为通肩袖,袖中央有布的接头,以加长袖子,袖口用同衣领内层一样的浅色布作边,起装饰作用。中青年妇女的衣服为亮丽的浅色布料,老年妇女为黑色布料。此外年轻妇女还套“挂膀”(小坎肩)。挂膀长至胸下,对襟立领,钉3-6枚薄而见方的银排扣子,前襟和后页用银链从腋下松散地连接着,衣领两侧分别挂几条银链,垂于胸前,长齐于挂膀。银扣坠着银质装饰品,统称“三须灰盒”,有一对小鱼、耳勺、小叉、六面体石灰盒、针筒等。挂膀以黑色布料为主,也有部分少女改穿红色的挂膀。挂膀一般在走亲串友、节日庆典时才穿。

缣花衣,是用多种彩色布料剪裁拼缝的上衣,显得较宽大,做工繁琐,全靠手工挑成。此衣只用于新娘拜堂时穿。老妪去世入殓时也要把它穿在身上。这种风俗,既表示人生的有始有终,还含有古时“采野葛为衣”的观念。只有穿上它,才能到阴曹地府与古时穿各色葛、皮连缀成服的先辈亡灵见面。这种服饰曾在民族文化宫展出,在民间现已失传。

筒裙,阿昌语称“姆支”。分宽幅和窄幅两种,宽的叫大幅子,窄的叫小幅子。还分无花纹的“素筒裙”和有花纹的“白夸姆支”,均以黑色为底板。素筒裙多为中、老年妇女在上山或下田地劳作时穿。中青年妇女穿抠花筒裙。抠花筒裙又分满花简裙和半花筒裙。满花简裙满是抠织的花纹,半花筒裙腰下段织花纹。花纹有“节子花“细炯花”、“阿波”、“洋叉花”、“香炉花”、“梨翁花”等。简子花分五筒花和七简筒花。报花筒裙的图案排列十分讲究,每一种花用一种色线。七筒花套不同额色的小五筒花,而五筒花又套不同颜色的节子花。每床筒裙由两幅拼成。织裙时掺以金色丝线,更显得五彩斑斓、锦绣流丽。简裙长至踝关节,裙脚上镶有3~5道花纹,意为水沟,代表着祖先的农耕生活。新娘新婚阶段不系飐裙,待做满月回来才系飐裙。筒裙是阿昌族女性聪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阿昌族女性纺织工艺的高超水平。

花腰带,阿昌语称“独其萨莱”。一般长约丈许,宽约四指。其与阿昌族服饰尚黑之习俗截然不同,全以红色为底,其图案花纹有36种之多。花带子做工精细考究,鲜艳夺目,堪属服饰工艺之上品。新娘出嫁必须系着花腰带进入婆家。婚后腰带妥善保存,待年老谢世,要随“灵”接回娘家,然后再由儿子接回婆家来。因此,花腰带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代代抠织着。

绞脚(绑腿),阿昌语称“科拓”。女绞脚由黑底长方形布料做成,男绞脚则为三角形,边上钉有狗牙巴子等饰物,用红色绒线缝其边为饰,将绞脚裹于小腿上,既可御寒保暖,又可防止蚊虫叮咬。妇女们走亲访友,喜庆集会时都将它作为盛装的组成部分系于小腿上。但女性去世后,娘家后人“背切”(接灵)祭祀,在扎草人发送时,影身却不系绞脚。其缘由在民俗故事《亲妹子与晚妹子)中已有解释。

披巾,阿昌语称为“摆咱”,俗称“绡迈”。“绡迈”与傣语同,但阿昌族女性的“绡迈”是披在肩上,披时要叠成三角形,而傣族女性则披在头上。“绡迈”为黑色四方形,边长2.2尺,绣有瓜子图案,四角吊色彩鲜艳的红黄色花球。“绡迈”作为服饰的佩件部分具有广泛的用途,平时披在肩上,可减轻扁担、背带对肩部的损伤,上山采集也可以包裹东西。少女与陌生男子见面时,会情不自禁地扯起一角掩住口鼻部位,“犹抱琶半掩面”,起起到遮掩羞涩的作用。未婚女子还用它作为信物赠送心上人。

阿昌族少女耳戴直径约一寸的小银耳环,手戴小手镯。已婚妇女耳戴直径约约二寸的大单丝银耳环,手腕戴银手镯、泡花镯头等。

40岁以上的男人都会依稀记得,当年走亲赶集穿草鞋的情景,翻山越岭撵野兽时,那双跣足趼子,践踏荆棘履险如夷。如今男性劳作穿软塑拖鞋,出门上路穿凉鞋,走亲做客老人穿布鞋,年轻人穿皮鞋;女性平时穿凉鞋,出门收拾打扮套上时髦皮鞋,已是家常便饭了。

阿昌族的服饰,无论男女都选用自织自染的土布,其质地精良厚实。男性服饰染织较为简便,但女性的筒裙和花带子,染织工序繁琐复杂,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市场的繁荣,自织的土布受到挑战,许多人直接在市场上选购布料制作服装。但最具阿昌族服饰特色的花筒裙、花带子没有可代替的布料,人们穿系的仍然是传统手工自织品。

Copyright Reserved 2021 © 阿昌山寨 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15000563号 电话(TEL):18988236235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