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昌族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民风民俗

Folkways
阿昌山寨

阿昌族传统纺织工艺

作者:阿昌山寨     来源:阿昌山寨     2015年01月15日 21:01     点击:3547次

梁河县阿昌族的服饰以黑为主。男性自织黑布包头,身穿自织土布对襟长袖衣,结布疙瘩纽扣,着大裤筒宽裤腰的直裆裤,腰系手指宽的黑厚布条,小腿裹黑布绑腿,足蹬竹麻绳编制的草鞋。男人去世入殓时,外套一件自织自染自缝的黑布长衬衣。

 阿昌族妇女服饰特点突出,且保留至今。姑娘留辫子盘缠头上,额部右边插红黄丝绒结成的蚂蚱花,着浅色银钮对襟衣,穿长裤,肩披叠成三角形而四角结有蚂蚱花的绡迈。阿昌族姑娘最具民族特色的属毡裙和飘带,那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图案都是姑娘们自己精心设计,细心刺绣出来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阿昌族妇女标志特异,身穿银钮子对襟衣,外套缀满银饰的黑色挂膀,下身套彩色节子花筒裙,腰束绣有十多种花纹的花带子,小腿系缝着巴子边绣狗牙的绞脚。已婚妇女最奇特的装束就是头戴黑布包头,高出额头一尺多。历史上,阿昌族妇女新婚拜堂是身穿缣花衣,头顶姱屋摆,谢世时要装殓入棺。

阿昌族素有“男龙女凤”的传说,男的喜欢把自己打扮成龙一样矫健,女人总喜爱把自己打扮得像凤凰般美丽。阿昌族妇女心灵手巧,代代相袭,一直传承着独具特色的纺织工艺技术。

传统纺织工艺

  一、产品种类

1、大布。用白棉线织成布再染黑,作包头、衣服、挂膀、裤子、毡裙、绡迈和绑腿等。

2、筒裙。分素花筒裙和抠花筒裙。抠花筒裙分半花和满花两种。年轻妇女套花筒裙,老年妇女和年轻妇女劳作时套素筒裙。

3、挂膀,即小坎肩。黑色面料,对襟方领,用作挂坠银质饰品,婚嫁喜庆过节时穿戴。

4、花腰带。已婚妇女系筒裙用,长一丈余。宽两寸,抠有三十六种花纹,两端留有缨络。

5、绑腿、绞脚。绑腿为黑色,三角形,男子用作裹小腿。绞脚,黑底长方形,边上钉有狗牙,巴子类饰物,女性用作裹小腿。

6、姱屋摆。宽一尺长三尺,满幅都是彩绒线织成的方块花,姑娘出嫁拜堂作头饰,被视之为“凤冠”,归终是入殓装棺。(现已失传)

7、缣花衣。以黑为底,绣方块形图案,中绣着荷花类花朵的长袖上衣,女性新婚拜堂时穿,去世时入殓衣。

8、裹肚。黑底中绣红条,边绣狗牙,宽四指许,缝着装钱币的小口袋,是年轻男子的腰带。

9、姱姆支。黑底,织有红条纹,尝新节时围在小谷萝祭祀榜争。

10、筒帕。用黒绒线织成,边绣两条红线。赶集和走亲戚时携带物品的挎包。

二、纺织工具

1、纺车,阿昌语称“拱”木质手摇式,把手捻的线绕在线筒上。

2、经排,阿昌语称”手庄“,长七尺,宽两寸的木板,钻有十四个孔手***十四个线筒。

3、经杆,阿昌语称“牙赶”,长六点五尺,为直径一点五寸的竹筒,两头横穿一尺许的实竹棍,把***在经排上的线筒的各色线扯在经杆上,做成织布的模底料,而后又把模底料移到拉杆上。

4、胯皮,阿昌语称“牙齐”,弯月形,长六十五厘米左右,宽约十八厘米,以前用山麓皮和***子皮制作,现用黄牛皮代替。织布时系在腰部,以固定布匹。

5、桠档,阿昌语称“牙刹”,分粗细两根,长约七十公分,粗的一根直径约三厘米,细的一根约两厘米,实心竹木,用来裹住织好的布。

6、衬片,阿昌语称“薄踏”薄竹片,长三十五厘米衬布匹用。

7、线筒,阿昌语称“坑要”长十八厘米,直径一点五厘米,空心竹筒,中插约二十厘米的实竹木棍,绕着织布用的纬线。

8、大砍刀,阿昌语称“牙麻”,刀型,枣红色,厚的一边有四厘米,用梨树或唐梨树制成,光滑,用作织布时砍线。

9、花板,阿昌语称“那亮”,长一点二尺,宽二指,厚竹片分九格,每格绕一种彩色线,织筒裙时扣花用。

10、扣棍,阿昌语称“喇气”长约七十五厘米,直径一点五厘米起扣住经线的作用。

11、花筒,阿昌语称“旁喕”,长八十厘米,直径二厘米,圆形,用空心爆竹制成,起隔花线的作用。

12、腊棍,阿昌语称“蛮良”,竹片,长约五十五厘米,厚零点二厘米,宽一点五厘米,一面敷腊,用作擦拭经线和纬线,使之光滑。

13、滚筒,阿昌语称“旁龙”,空心竹筒,长六十五厘米,直径四厘米,织布时作上下移动,便于穿擦于纬线筒。

14、推棍,阿昌语称“牙咱摇”,长约七十厘米,直径一厘米,实心竹木棍,用来固定经线。

15、拉杆,阿昌语称“瓦龙”,圆竹竿,长五尺,直径约六厘米,用作固定拉直整个布匹。

16、小砍刀,阿昌语称“牙麻咱”,用作织花腰带,裹肚,绞脚的砍刀,用牛筋骨磨光滑制成,用作砍线。

三、纺织材料

阿昌族的纺织原料为棉花、蚕茧、靛叶、颜色粉。阿昌族有种棉花、养蚕的传统,近代直接购买棉纱和九色丝线纺织。

棉线类有:黑线、蓝线、红线、黄线。

蚕丝线有:白、大红、桃红、石榴红、翠蓝色、荠花色、大鹅黄、小鹅黄、鹦歌缘,共九种颜色丝线。

    四、纺织工艺流程

阿昌族的纺织工艺流程为:捻线、纺线、染线、打线、经线、织布。

1、捻线。历史上阿昌族有种棉花养蚕的传统。上世纪七十年代,梁河县九保乡丙盖村曾种植过棉花,曩宋乡弄别村在家脑山种植过桑树养蚕。过去阿昌族妇女晚上的活计,一是舂米,二是将棉花或用芭蕉水煮过的蚕茧抽成线绕城团,以备得用。

2、纺线。将捻好的棉线在小定子(阿昌语称“屋摇”)上纺成线,绕在线棍(阿昌语称“那”)上,再由纺车将纺线成扭。

3、染线。土法染线分染色、浆线、揉线三个步骤。

染色:採自种的火靛和野生的小靛,放到大缸里浸泡七至八天,将渣去除留下靛水,放适量石灰混合搅拌,称为的“打靛”。再把缸中沉淀后的清水取出,把沉淀泥放到灰萝里,用泥巴封顶,称之为“养靛”。又重新用大靛叶、小靛叶,加草木灰也用(蒿子灰或芭蕉叶灰),放水并滴数滴酒,加入适量淀泥搅拌均匀直至缸中靛水泛起绿色泡沫,加几滴白酒,染色水便制成。拿五至六格线用手捏赶三至五分钟,再用一根木棍穿好线在缸里浸泡一至两小时,取出洗净晾干,每天染两次,重复三到五天,线就可以染黑均匀了。

浆线:採大黑果枝、小黑果枝,打碎后放到铁锅里煮一小时左右,将染好的线放进铁锅里煮一小时左右,将染好的线放进稀泥里埋一至两小时,再取出洗净晾干,每天埋一次,重复三天,起到保色作用。

揉线:将一碗红木煎熟加水煮烂后,放到木桶里或大盆中与线一起揉,揉至红米粥与线沾合,把线取出抖掉红米渣晾干,起到“板争”(使布干后发硬发挺)的作用。     

4、打线。将染好的黑线用纺线机绕在无线筒上。

5、经线。将打好的线筒十二个,插在经排上,把每根线头绕在经杆上,做成布线。织筒裙要加三个红、黄、蓝线筒。

6、纺织。阿昌族纺织大布,经线排两层,而织筒裙,花带要排三层。光在经杆上排好后,再移到控杆上,装好滚筒、扣棍、推棍等工具,即可开始操作。

    纺织筒裙时,先用数根干秧草(用作捆秧苗的干茅草)压底,织一至二长的素布再抠花。筒裙和图案花纹统称为“节子花”是由以下花形组成:阿波羊叉、细炯、曩瓦花、火甲花、香炉脚花、五筒花、

蕨叶花、扭棍花、五筒花、七筒花、九筒花、十一筒花、五筒花转七筒花、五筒花转九筒花、七筒花转十一筒花,抠完一组花样,又重新抠一组,一直织完整机布为止。

阿昌族妇女的筒裙由两个大幅和一个小幅子连缀而成,筒裙上下两边为大幅子,中间为小幅子。一床筒裙的大幅子长五尺,宽一尺二寸,小幅子长五尺,宽一尺。大幅子和小幅子可以作一机织,先织两个大幅子的长度,剪掉红线、蓝线、黄线,织一个小幅子。也可分开织,织两机大幅子和一机小幅子,即可裁缝四床筒裙。

阿昌族妇女系筒裙的花带长十一至十三尺,宽两寸,两端的散须各长五寸许。一般织一机为一条花带。织具除用牛骨小砍刀和小滚筒外,均与织筒裙的一样。材料用红线、白线、黑线、黄线。花带以红色为底色,中间有条约一厘米的红色条纹其两边是宽约一点二厘米的抠花图案;带边用里线织锁,使带子经久耐用。中间两条纹路,抠织的花纹总共是三十六种,但一条花带一般只有十八至二十四种之多。其中动物类花纹有:狗牙、蛇肚、鸡嘴、羊角、鱼眼、毛虫、斗狗眼、蚯蚓、黄鳝骨、蚂蚱,植物类花纹有:南瓜耔、黄瓜籽、丝瓜籽、蕨叶花、茅针草、青菜耔、葫芦籽、老鼠香花、桃果耔、丁香花、黄草花、灯笼花、竹节花、细炯花、金银花;工具类花纹有:长刀、托盘、竹筒、单斜箭、双斜箭、链子、鼓墩、扭棍、犁头尖线桄。

这三十六种花纹,大多变形夸张,但又统一规范,一个花纹便是一个特定的符号,犹如一册“女书”,千百年来在阿昌妇女中传承,是一部记录着阿昌族的自然崇拜和原始崇拜,藏匿着古老文化密码而值得人们去破解的画册。

    五、工艺特色与文化功能

阿昌族妇女在古氏那“系花褶跣足”,“束彩绣宽带”。阿昌族的纺织技术自古一直延续至今日。其纺织工艺品以款式奇特,图纹别致,色彩斑斓,质地厚实著称。其特色可归纳为:

其一具有自然美。筒裙上的“节子花”,花带上的狗牙、葫芦籽、长刀等都是自然以实物的样子抠织而成,其模仿逼真,做工精细,图案精美,色泽庄重而艳丽,可称为阿昌族手工艺品之精华,堪称一绝。筒裙、花带等织锦,是阿昌族女性聪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她们纺织工艺的高超技能。

其二构图协调。筒裙上的筒子花、阿波花、细炯花、羊叉花等错落相间,层次分明,一点也不杂乱。花带上的各种花纹,互不相同,搭配协调,层次清晰。姱屋摆是用九种颜色的彩线织成的方块披饰,色彩鲜艳,搭在新娘的包头上,更加显得绚丽夺目。缣花衣上绣的方块花,即相互映衬又朴实明朗。

其三织艺工巧。抠织筒裙时,正面看到的只是九色彩线纵横交织,各色线头驳杂炫目,却看不出图案之美。待整匹织锦扣织完毕卸下翻过来,一幅五光十色的筒裙自然浑成、天衣无缝。花带子上的图案,在同一位置,正面是一种花纹,背面又是一种花纹。这是花带纺织工艺的难点,也是最吸引人注目而不得不去赞叹的特色。缣花衣的前襟和整件脚边均各色方形或三角形碎布锁缝成几何图案,中间还夹杂着刺绣的花朵,看去给人一种立体美的感受。缣花衣展示的是阿昌族妇女刺绣工艺的缜密和精巧。

其四文化内涵。服饰是文化的象征,又是思想的形象。阿昌族语言面无文字,其服饰便是一册册蕴含民族历史与文化内容的小百科全书。妇女们在纺织时总是带着一种虔诚与崇拜的心情。至今仍流传着阿昌族的纺织技术是一位老姑娘传下的。她照着虹霓的颜色染出七色彩丝线,模仿杜鹃花的样子抠织筒裙花,用植物的耔动物的形体织花带子。高包头蕴含的是一个妇女的英雄传说,所以高包头是神圣的,俗有“宁可筒裙脱,不可包头落”。另如缣花衣、毡裙、绞脚、绡迈、花带子等,每一件服饰都有一则感人的传说故事。山歌曾是“嘴皮玩笑--当不得真,但姑娘们总把自己的恋情思念,***进绣花裹肚,让自己钟情的男子连物带情随时系在身上。所以说,阿昌族的服饰是历史文化的密码,阿昌族妇女是把自己悠远的历史和与其生存息息相关的文化,织进一件件与身相伴的服饰。

    六、纺织场地  方式及传承

阿昌族的纺织都是在房屋内进行,因旱季燥热,夏季雨水连绵,在室外不便操作。多数在正房的廊道或在厨房,有厢房的可在楼上或楼下,但不在男人时常经过的地方织布,家居偏窄的,也在正房织,待男人回家或有客人进屋时,得立即把织机卷起拴在拉杆上;男人们只能等把织布机收好才能进屋。

阿昌族的纺织是以一人一机手工操作的模式。一个妇女承担了从捻线到织成布绣成锦的全部劳作。

传承方式主要以母传女而世代延续。也有奶传孙女、姑母传侄女、嫂传小姑的情况。还有几个姑娘集在住房宽敞的一家,一人拉起一机布,请一位织艺高的妇女指点传授技术。以前,阿昌族实行族内婚,养了姑娘一定要让她学会织布抠花,未来一家人的穿着全靠着她。因此不管家境贫富,姑娘长大到十五六岁,母亲最在意的就是让女儿学会织布抠花。

阿昌族定亲,男方要送给女家两包棉线,女子在结婚前要织好两包线的衣物。两包线一般可织包头二十个,筒裙二十床,花带五条,绞脚六双,姱屋摆一床,缣花衣一件。而织一床筒裙要二十天,织一条花腰带三天,织一对绞脚两天,织一棵包头三天,织一床姱屋摆五天,绣一件缣花衣四天。夜阑人静,走进阿昌村寨,总能听到“当、当、当”的织布声。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一天要织三机布,一衣要蹬布三机,织到鸡叫放下胯,打个哈欠做饭去。”真实的反应了阿昌族妇女织布的普遍性和辛苦的程度。

    七、产品市场

阿昌族妇女的手工自织品,过去属于自产自用,不作市场交易,现在部分织艺娴熟的妇女利用农闲织包头、筒裙、花带、挂膀、绞脚出售,主要是供给在单位工作的阿昌族女性及无暇自己纺织的妇女。目前,大些的阿昌族村寨都有少数妇女利用农活之余,从事着传统纺织业,用手工产品补贴家用。

(八)结语

阿昌族的传统纺织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面临濒危趋势。男性的服饰织染较为方便,但女性的筒裙和花带子等纺织工序繁琐复杂,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加之穿戴麻烦,穿着厚实的筒裙劳作更显的笨拙,因而坚持纺织以供自需的仅属中老年妇女。年轻的女子只是婚嫁喜庆时穿戴一下,以增添情趣而已。至今姱屋摆、缣花衣、榜姆支之类,在民间只存留着样品了。

织花筒裙、抠花带子、挂膀、裹肚、绞脚等,纯属阿昌族地区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对继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姱屋摆、缣花衣、高包头等还与民族的历史及习俗息息相关,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鉴此,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将阿昌族纺织工艺品,列为民族民间文化的濒危项目,给予资金扶持,成立织技精湛的阿昌族妇女作坊,抠织阿昌族特色服饰以顺应民族旅游业的开展,供应阿昌族妇女和民族节目盛装的需求。

Copyright Reserved 2021 © 阿昌山寨 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15000563号 电话(TEL):18988236235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