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昌族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 阿昌山寨

民族文学

National Literature
阿昌山寨

蹲点阿昌寨

作者:罗启迪     来源:新华网     2015年01月06日 17:01     点击:1910次

由于工作的关系,去年八月我到一个阿昌族比较集中叫关璋村的阿昌山寨蹲点动员种植秋甘蔗。对于这个村子,以前只是听说、却从未到过,总感觉很遥远、很偏僻。说实话,要到这么边远的村寨做群众工作、又是人口较少民族,我真没有底气,因为在平时和阿昌族朋友的接触交往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特别能说会到,流传着阿昌的嘴、景颇的酒。也许是今生有缘?还是文化元素的原因,一到阿昌山寨,我就被太阳一样热情、刚烈的阿昌汉子,用52度《阿昌情》小锅酒把我灌醉,给我感觉很好、印象太深,醉倒忘了回家;月亮一样聪慧灵巧的阿昌妇女的织锦和张嘴就来的山歌,想走、也走不了,真正感受山歌如何把人留、山歌如何把情传、山歌如何解纠纷……。阿昌山歌不在是单纯的娱乐方式了,他已经融入到阿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像在外流浪的游子,找到家的感觉;在那里一住就是三个多月,在这三个多月里我深深感受到这个较少民族对文化的厚重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朋友的热情,特别是一个人口较少民族又没有文字,却一直完整的保留着本民族语言的交流和通话,使我感到了阿昌文化的神秘。

一、这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

去年是雨水最多的一年,有一个礼拜一直在下着连天雨。当我们决定要去关璋的那天,老天放晴,道路特别清爽干净;我想是不是天注定,我和关璋村有缘。我们的大班经理们德宽(阿昌族)用摩托带着我,沿着弹石公路往大山深处开去。同事小邱和糖料员小梁(本地阿昌族)已先前一步。当要进入山寨,村口有一棵枝叶茂盛的大青树,象张开一把巨伞,满脸带笑的站在右边、迎来送往进出阿昌寨的客人、朋友,阿昌人把它叫做黄果树;黄果树下面是一些健身器材和一个标准化的灯光球场(在梁河的各乡村,恐怕是最高档的篮球场,听说是在省城工作的曹先强资建的)。左边是刚盖好使用不久的小学和村委会,显得十分漂亮和气派。当我们一行四人走进宽大的村委会,已有一伙人在喝茶。经糖料员小梁介绍,瘦高个的是党总支书记梁照裕书记(阿昌族),他高高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大大的眼睛显得精明能干;也许是和太阳生活得太近,有点矮、又有点黑而偏胖的是村主任曹明孝主任(阿昌族),走路腿上有点残疾的是副主任梁连昌(阿昌族),还有大学生村官小宛(阿昌族),乡上挂钩领导纪检书记梁德斌(阿昌族)。相互认识后给我总的感觉是梁总支书记直爽、率真、办法主意多;主任、副主任话不多、干事老实、板扎,我暗自高兴,感到有戏可唱、有机可乘。大家相互客气谦让后,我说明了来意,支书就把他们班子商量好的方案跟我说了,并征求我的意见。支书说今年乡上下达的秋种任务我们村两委已做了讨论,达成了共识,并分解到各村民小组;我负总责,主任、副主任具体抓,村社干部带头种;明天召开全村各社队干部大会,再进一步的动员、落实,上报种植农户和种植面积。你来我们就有底了,你放心,我们村两委有信心和决心超额完成乡党委、政府下达的秋种任务,既来之、则安之,今天就先交流几把拱猪、尝一尝我们阿昌寨的小锅酒。经不住支书、主任的热情,只好恭命不如从命,试一试再说;我和同事小邱一家,支书和主任一家,梁德斌书记落得个好差事当酒司令——斟酒,我们一边打扑克,支书一边给我介绍关璋的历史和风土人情。他说关璋村隶属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全国共有三个阿昌族乡,梁河就有两个,我村就是其中之一。阿昌族全国总人口三万六千多人。关璋村是德宏州大盈江的两条支流喇叭河与囊宋河将梁河县东北部的群山冲刷成东高西低的山梁,关璋村就坐落在此山顶上,地处曩宋乡的东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乡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5公里。境内东北与腾冲县河花乡接壤;下辖关璋、老关璋、弄丘、牛场地、大横山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07户,全村人口1542人,90%以上为阿昌族,新老关璋主要以曹姓阿昌族为主,弄丘、牛场地主要以梁姓阿昌族为主,大横山以汉族为主。其中农业人口1527人,劳动力884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83人,全村国土面积13.29平方公里,海拔134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341.1毫米,适合种植甘蔗、茶叶、玉米、水稻、桔子、缅桃、白花油茶、滇皂荚、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936亩,人均耕地1.26亩,林地8557亩。前几年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种蔗面积和产量大滑,从7400多吨下滑到现在两千来吨,这对关璋村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影响很大,很多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近两年来由于扶持政策一年比一年好,企业服务在改善提高,关璋村的甘蔗种植面积逐步恢复、巩固和提升,今年甘蔗总产量可望突破3000吨、产值可达130多万元,甘蔗收入占到了全村的大头。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我们人口较少民族的大力扶持,过去的烂泥路、脏巷道,如今已变成硬化路面,石板镶砌的小巷通向各家门口,好多人家已盖起了宽大明亮的青砖大瓦房。为国家和社会输送着一批又一批大学生。

据史料记载、关璋村有着古老的历史。在永乐11年(1413年),南甸(梁河的古地名)宣抚司(宣抚司是割建时代朝廷在边疆设置的统治政权机构,也称土司)的建立,关璋村的阿昌族专门负担土司家太太、少爷、小姐化妆品的一切费用,曾被称作“胭脂水粉序”。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见证了一个民族融合发展历程的古老村子,现在欣欣向荣、团结和谐、发展壮大,阿昌人民一步一步正在奔向小康。

梁河地区阿昌族姓氏中,们、闷、郎(囊)、俸(哄)、马、杨被称为守土民族,而梁、赵、曹、张、李、孙姓则自认为是汉族“讨姨婆”变来的。在这些姓氏阿昌族中,更具有传奇色彩的是孙姓汉族变阿昌族的来历,据说原来湾中阿昌族住在今大坪子脚的新寨园,有曹、们二姓。据传当时寨子人丁兴旺,寨中有一曹氏女子,嫁到们家后不幸守寡。当时的的腾冲勐连香草岭的孙科,担任官府催收粮款的差事,因百姓遭灾,未能完成催收粮款的差事,被官差追拿,便逃到新寨园。一阵阵鸡叫狗咬,孙科躲进一曹氏寡妇家,哀求说:大嫂,“官差追拿我、请你务必搭救我”!曹寡妇便让他躺倒在自已的床上,蒙头盖被、呻吟不止,官差追进家来问曹氏:“屋里哼的是什么人”曹氏不慌不忙答:“我男人、被鬼魔咬缠着,治也治不好”。官差素闻夷方坝的鬼咬着要丧命(当地流传着,要走夷方坝、先把老婆嫁),便一溜烟走了。为答谢曹氏的救命之恩,在寨人的撮合下,孙科和曹寡妇结为了夫妻。为感谢和招待族人,曹氏不得不把自己养的唯一一头大母猪杀了。于是传下了“根”。就这样孙科便成了湾中孙姓阿昌人的始祖。“汉变夷”的传奇色彩就是这样来的。

但在我的印象中,全国人口只有三万多人的阿昌族为什么会有这么厚重的文化底蕴。因为阿昌族是没有流传下来自己的文字,据传说在远古的时候,他们的文字写在皮条上,由于下雨受潮,一天主人拿出来翻晒,不小心被狗拉去吃了,文字就这样失传了,是靠坚强的毅力和记忆,一代一代相传;一直坚守着本民族语言的通话和交流,并发扬光大,创作了创世纪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大型舞蹈《蹬窝罗》和流传于各阿昌寨以歌传情、以歌交友、以歌娱乐的山歌。我跟支书、主任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他是有生命力和价值的,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和希望,他一定会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创造更大的财富、带来更多的福祉,阿昌族就是这样的一个民族。一个重视文化的民族,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必将人才辈出。有时我跟相处得比较好的阿昌族干部赵新(原任曩宋阿昌族乡乡长)开玩笑说:文化出官:具我所知道的就有阿昌族干部,德宏州人大副主任孙春兰,原副州长赵家培、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梁其刚、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兆佩,县委常委副县长赵家德和局长、乡长、乡人大主席等,各大部门、行业都有阿昌族的干部和优秀的人才。文化出作家:据资料统计加入国家、省、州作家协会的就有四十多人,比较有名的阿昌族作家曹明强、孙家林、曹先强、孙宝廷、曹先贵、曹榕,这些都是我所熟知的,还有不认识的。我也从“讨夷婆变夷人”含义中找到了汉文化和阿昌文化相结合的渊源和答案,那是汉文化和阿昌文化血肉交融的灵魂,盛开的鲜花,结出民族大团结的硕果;代代相传、源远流长。我想这就是人口较少民族--阿昌族文化人比例较高的原因吧。使得人口相对较少的阿昌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大风大浪中顽强的生活和永不忘本。我也从时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家培那里得到了佐证,他强调说,一个民族,应当要像发展经济一样发展文化。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民族不创新就难以发展,对于阿昌族这样的人口较少民族来说尤其如此,赵副主任每次和阿昌族年轻人谈话时,教导他们要为国家、社会和本民族多做事、做好事,多出书、出好书。我听了深受鼓舞、为之感动。

梁支书多次跟我说起,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对恢复本民族的文字做贡献、需要我能帮忙。我想不只是他的愿望,也是整个阿昌族人民的愿望。其实我也从一些小道消息听到要修复阿昌文字的说法。基础工作一做好,就聘请专家对本民族文字语言进行修复和创新,我想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社会的关注、关心和本民族努力下,这个愿望一定能实现,也希望能早日实现,哪将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而我唯一能做的只有从内心向他和他的民族表示衷心的祝贺。

二、这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9月13日一大早,在辅导员家洗漱好,忽然听到多年已听不到的喜鹊声,我顺口就跟我们的们经理和小邱说,今天我们一定有好事,民间不是流传着:“喜鹊喳喳叫、好事好运到”的谚语吗?倒好的开水还没来得及喝,梁支书就打来电话,今天我们就不去一家一户的动员种蔗了,你们快来村委会。当我们五人(大班经理们得宽、小邱、糖料员小梁、糖料技术服务员禄昌)赶到村委会,男的、女的已经忙开了,有的摆桌席、有的检菜,梁副主任已组织七、八个壮汉杀倒了一个大黄牛,足有五、六百斤。梁支书跑过来笑着跟我说,今天哪里都不去了,也不需你们帮忙,轻松玩一天,还没等我开口,就被支书按在凳子上玩拱猪。下午大约是四点左右,我已被支书和他的新老队长拿到了八成,这时我才发现停了好多小车;使我万万想不到的是德宏文联副主席、我州著名作家倪国强老师怎么会在这儿?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就听倪国强老师说,你怎么会在这,好久都没有你的消息了,我向倪老师说明我的近况和今天在这里的原因。

啊!今天怎么来了这么多领导和宾客,我认识的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梁照佩部长、曩宋阿昌族乡书记赵兴伟、人大主席赵红梅、乡长曹先贵,原囊宋乡书记徐国争、乡长赵新和挂钩单位领导,阿昌族著名作家孙家林老师和孙宝廷副部长。朋友相见,三杯必干,宝廷我两又战了一场,战斗的时候我悄悄问宝廷兄你怎么有时间从畹町来到关璋,是不是有大好事,他才告诉我,今天是我们阿昌族学会成立,怪不得呢今天弄么喜庆,一大早喜鹊就叫,原来是这等好事、大事。使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吃饭的时候,孙家林老师在朗诵我发表在德宏文艺的一首小诗《走进阿昌山寨》:酒不是喝得太多/多的是昨夜的山歌/太阳撒下纤纤的脚/我的魂还被月亮栓着/喝的是真情/玩的是气氛……。爱戴花的扎妮扎/天资天灵/勤劳善良的熟麻扎/一双巧手/织着千年的文化/啊露窝罗/大哇苏格嘎/迎着太阳/快步奔小康(注:扎妮扎—阿昌语小姑娘,熟麻扎—阿昌语小媳妇,大哇苏格嘎—阿昌语--全寨子高兴)。

梁支书的这个盛宴使我感到有点神秘,但我最终还是知道了他的秘密和良苦用心,虽然自己没有参加阿昌族学会的成立,但是我能看出他内心很高兴,不停的向大家敬酒,我想不光是他一个人高兴,整个寨子的都高兴,哪将是整个民族的福音。总算有那么多人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奔波操劳。我也真正体会到了分为“创世”、“补天治水”、“妖魔乱世”、“降妖除魔”四大部分的创世纪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的博大精深。使我多次在梦中背诵哪通俗而神奇的诗句:在太古的时候没有天/在太古的时候没有地/整个世界混浊不分/不会刮风也不会下雨/造天的是天公/天公就是遮帕麻/织地的是地母/地母就是遮米麻……。干凅了的池塘又流出清水/逃出的百姓又回到故乡/烧光的草地又变绿/枯死的鲜花又开放/遮帕麻和遮米麻的故事/像大地一样长久不衰/要问故事出自哪里/阿昌心底是他的故乡。

快到中秋,黄灿灿的稻谷在清新的空气里飘散着温润的清香,我们的秋种工作也即将接近尾声,老队长、新队长放下手头的合计,专门计划好日子、定好时间邀请我们吃专门养在自家稻田里的谷花鱼和放在床下面自酿的米酒,土罐上虽然沾满了灰尘,但用毛巾擦去灰尘倒在碗里,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品在嘴里,感觉润喉又有点甜。又是炖、又是煮的谷花鱼,煮而不烂,汤鲜而甜,肉嫩味美。吃着谷花鱼,品着老队长多年珍藏的小米酒,悠哉乐哉,不知不觉醉了忘了回家。

三、这是一个勤劳爱唱的民族

关璋村虽然地处在大山里,但世代村民勤劳吃苦,并养成了细吃把稳的良好生活习惯,又加之当今党的政策好,修通了弹石路,架通了自来水和闭路电视。全村人民实现了衣、食、住、行“四不愁”,村子巷道建成硬化路,家家盖了高楼,有的农户买了农用车、微型车跑运输抓收入、有的出外做生意、打工……。大部分村民卖了摩托,出入比较方便。阿昌人民在一手抓粮(家中有粮心不慌)、一手抓票子的同时,还在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林果经济,种植百花油茶1400多亩,西南桦近千亩,杉木300多亩,板栗、核桃50多亩,柏子仁500亩,柑橘300多亩,还有梅、李、木瓜、缅桃、芭蕉等水果,被附近村民称为“水果之乡”。并涌现出很多百花油茶种植大户、茶叶大户、种蔗大户。我想这些只是阿昌村民的几个代表。更多的阿昌人民正在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一步一步走向小康。

当我们要离开关璋村的时候,村委会的大院里唱起了听了不想走,想走又走不了的山歌。

男女合唱:阿昌山寨酒飘香真情真意请君尝

太阳落山君莫慌山歌唱到天发亮

……

男:栗柴好烧炭火旺   阿妹聪慧好心肠

哥耙田来妹插秧   一等等到谷子黄
女:转水塘里鱼最多  不是阿妹说阿哥

阿妹是个本分人  就怕阿哥忽悠我
男:阿妹插秧行对行   一对秧鸡在躲凉

阿哥憨厚无主张   阿妹心灵有良方
女:砍柴莫砍葡萄藤   养女莫嫁花心人

好吃懒做怕劳累    家庭日子过不成
男:阿妹说话有点偏   谁说阿哥花心男

今天当众发誓言   生活不富不想见
女:小妹生来玩笑多   同欢同乐唱山歌

哪句得罪原谅我   大风最爱吹大坡
男:橄榄好吃树难攀    口水流在嘴两边

虽和阿妹隔着山    千难万难心手牵
女:路边野花分外香    就怕阿哥坏心肠
那天不如阿哥意    玩耍过后丢一旁
男:大河涨水哥搭桥    阿妹口渴哥去挑

阿妹心好人贤惠     一天念你千百回
女:蜂子叼食走直路    小妹心里不糊涂

山中古井起青苔     好九不见阿哥来
男:石榴开花叶子青    想听阿妹好声音

一天没听哥着急      睡在床上心发虚
女:山高坡陡路难走     阿哥要走心难留

有情有意情长久     虚情假意水干沟
男:阿妹小嘴薄连连     说出话来比蜜甜
一天不见妹的面      好汤好菜饭难咽
女:一针一线纳鞋底    送给阿哥走千里

一人在外要注意      千万不要伤身体
男:水面荷花地下藕     想和阿妹耍朋友

隔山隔海哥不怕      不见小妹心忧愁
女:山高坡陡林子深     小妹老实乡下人
菜不合口只一顿      人不合意误一生
男:我爱阿妹铁了心       瞧好吉日把妹娶

也许阿哥会远行        如果变心遭雷劈……

夜已深了,山歌还在继续,我的心怎么也无法安静,有一种激情在燃烧,再次让我对阿昌族的大型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感到更加的好奇和敬畏,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我想将以一颗虔诚的心再次拜读。把我对这个民族的深情厚意融入到他的人民和文化中……。

Copyright Reserved 2021 © 阿昌山寨 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15000563号 电话(TEL):18988236235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